2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2019年

11月8日

查看其他日期

打破壁垒 区块链助贸易融通再进一步

2019-11-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宙洁 宋薇萍 ○编辑 林坚

伴随政企双方代表签字落笔,上海电子口岸区块链联盟于7日宣告成立。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举行期间,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令国际贸易融通再进一步。

在当日举行的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新闻发布会上,《上海电子口岸区块链联盟倡议书》正式签署。

区块链泛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分布式共享账本技术,对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上海口岸查验部门的监管水平,更能促进国际贸易各相关方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

当日,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口岸办)会同上海海关、上海虹桥管委会、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等单位,共同发布并推出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多项应用成果。

单一窗口是国际通行的贸易便利化规则,是改善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口岸办)副主任申卫华介绍称,目前,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形成兼具“监管+服务”10大功能板块,53项地方应用,对接22个部门。平台充分运用区块链技术延伸推广到数字金融保险、数字供应链、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商业环境领域,为广大企业免费提供国际贸易相关的公共服务。

申卫华表示,目前,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在跨境人民币融资、医药供应链追溯、辅助海关智慧监管、融合第三方贸易服务等领域已取得了阶段成果。

其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服务将依托单一窗口平台大数据优势,解决贸易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这一核心问题,降低金融机构融资风险,压缩进出口企业融资成本。

对此,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跨境人民币业务部副主任葛庆表示,该项服务可以帮助国际贸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便捷地在线向金融机构发起融资申请,企业可以在一个平台完成实现从融资、支用、还款的全程操作。而金融机构可以提高精准授信水平,切实为小微企业服务。

上海海关副关长叶建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目前,已有国内外多方企业和研究机构对包括港口、物流、运输、监管和金融等多个国际贸易相关领域的区块链应用展开了试点。

“通过建设国际贸易可信共享区块链平台,将加强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以信任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模式。通过以数据驱动的自动化贸易流程和由可信数据作为佐证的贸易赋能服务,可以最大化自贸区创新监管政策方面红利,优化营商环境。”他说。

在业界,区块链技术同样在促进普惠金融和跨境贸易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此次进博会上,工行发布了“中欧e单通”“中非e链通”等贸易金融产品。

其中,“中欧e单通”是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与国际物流规则紧密结合搭建的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平台。“中非e链通”是工商银行自主研发、联合南非标准银行集团共同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首个中非间数字化贸易金融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