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专栏  查看版面PDF

2019年

11月12日

查看其他日期

RCEP燃起亚洲自贸协定新希望

2019-11-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张 锐

RCEP谈判国能在尊重彼此不同利益诉求以及在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巨大差异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个专注于经济合作的庞大自贸协定,对国际经济关系朝着最大利益公约数的方向多赢化调整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

在曼谷举行的第22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国结束了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并声明将于明年正式签署协议,长跑了7年的RCEP终于修成正果。

RCEP由东盟10国领导人在2012年的第21届东盟峰会上提出,随后得到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6国的积极响应,因此,RCEP也称作“10+6”。RCEP涵盖约35亿人口,占全球一半,GDP、贸易额和吸引外资额分别占全球32.2%、29.1%和32.5%,RCEP由此成为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区域最广、成员最多元、发展最具活力的自贸区。

任何形式的自贸协定(FTA)实际上都是谈判参与国在利益博弈的基础上最终谋求一定程度趋同的结果,其间博弈的难度直接决定了FTA的进度。RCEP的16个成员国纵跨南北半球两大洲,既有发达国家,也有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有新兴市场的落后国家,RCEP谈判围绕着中小企业、投资、经济技术合作、货物和服务贸易等十多个领域进行,各个成员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有明显的分歧,由此也决定了谈判的一波三折。因此,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此次RCEP谈判国能在尊重彼此不同利益诉求以及在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巨大差异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个专注经济合作的庞大自贸协定,是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有力支持和有益补充,将为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制度体制的国家间建立互利共赢的自贸安排,对国际经济关系朝着最大利益公约数的方向多赢化调整树立良好示范。

由于印度决定不加入,RCEP“10+6”构架变成了“10+5”格局。不过,印度正在积极推进南亚合作联盟,因此不排除印度在调整好自身后还会转身加入RCEP。RCEP发起者是东盟10国,其谈判过程相对公平,也远离地缘政治,各国的愿望能得到较为充分的表达,因此未来可能有更多国家进入。

对于所有成员国来说,RCEP所营造与输出的红利不可低估。在此之前,东盟10国已经与6个国家分别签署了5份自贸协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与东盟签署一份自贸协定),由此形成的5个“10+1”FTA已经将零关税覆盖到80%以上的贸易产品,而RCEP落地后,高达90%甚至更多税目产品被纳入零关税范围,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宽,成员国之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流动性将更充沛,同时市场准入门槛将获得进一步降低,更别说RCEP还对单个成员国存在超级红利。拿日本来说,RCEP生效后,日本企业便可在日本组装由东盟生产的零部件,然后以低关税向中、韩等市场出口。

对我国而言,RCEP所彰显出的价值同样更具现实性。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与东盟贸易额达5878亿美元,同比增长14.1%,2019年有望达到6000亿美元,迄今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截至2018年底,我国和东盟双向累计投资额达2057.1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在15年间增长22倍。按照“升级版”的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双方贸易额在2020年将达1万亿美元,同时开放投资与服务贸易市场,提高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而借着RCEP的动能,我国与东盟既定的贸易与投资目标势必进入快速兑现期。

相比短期与局部贸易红利,RCEP带给我国的战略意义可能更为显著。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自贸区发展报告》,在已生效的我国FTA贸易伙伴中,仅印尼和瑞士位居世界GDP排名前20位,而欧盟69个自贸伙伴中有4个国家位居世界GDP排名前20位之列,美国的20个自贸伙伴中也有4个位列其中。有了RCEP的支撑,中国FTA的整体成色与砝码将会提上一个台阶。另外,在多哈回合谈判屡屡受阻,全球贸易碎片化态势愈来愈显著的情形下,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出口国,我国必须借助FTA这个全新的宽阔通道才能有效延伸对外贸易半径,而RCEP显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大大拓展了中国的“朋友圈”。更为重要的是,RCEP还可以作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桥头堡”,大大提升我国的区域影响力与国际形象。

放在更宽泛的时空维度中观察,RCEP对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未来赋能同样值得期待。目前,具有重要区域意义的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谈判仍处艰难推进之中,在RCEP倒逼之下,三国谈判有可能会加速。由于中韩FTA就已对日本出口到中国的家电、汽车等产品形成了直接冲击,同时中澳FTA对日本出口到中国的海产品也造成不小的挤出效应,若再加上RCEP创造出的更低贸易门槛,韩国与澳洲产品对日本出口到中国的产品构成的挤压势必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在RCEP机制的作用下,泰国大米等农产品也必然对日本出口到中国的相应品类造成直接替代。在多种因素的叠加下,日本不能不再度掂量中日韩FTA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一旦中日韩FTA瓜熟蒂落,东亚经济共同体就可站到一个稳固的平台之上。与单一的FTA相比,经济共同体带给东亚三国的不仅仅是劳动力等要素自由流动与配置的红利,更有货币与金融市场深度合作的广袤想象空间。

再有,以RCEP为基础,推动亚洲自贸易协定的形成也燃起了新希望。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