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5178点以来两只翻倍基金的奥秘——访建信基金基金经理邵卓
|
◎记者 陈玥 ○编辑 杨刚
今年以来市场震荡调整,但仍有一批基金经理凭借良好的投资业绩脱颖而出,建信基金的邵卓就是其中一位。
“挖掘预期差、坚持不抱团”,对投资的深度思考和灵活的策略,不但让邵卓管理的产品今年以来业绩亮眼,而且拉长时间看也是可圈可点。邵卓是自2015年上证指数达到5178点以来,全市场仅有的拥有2只“区间收益翻倍基金”的三位基金经理之一。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能力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让自己不断迭代进步,拥抱新的变化和新的知识,才能长期适应这个行业。”邵卓说。
升维认知 拥抱未来
在跌宕起伏的上半年,凭借对宏观流动性和行业发展趋势的精准预判,邵卓配置了周期股和部分基于GARP策略、估值和增长匹配得较好的品种,业绩在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领先的业绩源于邵卓长期投资经验的积累。从实业转型投资,从研究TMT拓展至制造、消费、周期等领域,再重新聚焦科技和制造,邵卓在广泛涉猎和深度认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并将其转化为投资回报。
“做实业的经历,让我对行业自身的细节有了较深的理解。”邵卓表示,“希望能站在更为宏观的高度,对行业有一个全局性的思考和判断,然后再去投资。”
邵卓透露,当前投资更多聚焦于科技和制造领域,不只是因为个人能力圈因素,还因为这两大板块具备长期成长性和投资空间。正如索罗斯所说,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确定这个投资机会的量级。怎样确定投资机会的量级?首先就要观察各种投资机会。邵卓始终处于持续学习的状态。经过迭代,他的投资方法已从重成长,变成从全生命周期价值的角度去审视机会。
“护城河和壁垒决定了公司持续获取阿尔法的能力,决定了长期的确定性。但护城河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和我理解的‘能力圈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样。只有让自己不断迭代进步,拥抱新的变化和新的知识,才能长期适应这个行业。”邵卓说。
乐见后市 聚焦成长
擅长挖掘预期差、不参与抱团,既是邵卓长期形成的投资风格,也是他获取超额收益的来源。
“市场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获利方式。于我而言,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邵卓表示。
展望下半年,相比市场上普遍的谨慎观点,邵卓显得更乐观一些。
“下半年的市场还是值得期待的。”邵卓表示。具体而言,在流动性边际趋紧的环境中周期股依然有一定机会,而部分偏成长的板块收益性价比更好一些。
“在周期股上,基本上只能赚到业绩的钱。但在成长股或者其他消费板块上,估值提升的弹性可能比业绩增速更大。因此,对我来说,周期股的防御价值比较大,成长股的进攻价值比较大。”邵卓表示。
对于成长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邵卓认为,一些龙头白马可能已部分透支未来的估值,但在中小市值公司中,不少质地不错但涨幅不大的标的值得自下而上挖掘。“这些细分的投资机会散落在半导体、新材料、物联网、新能源、CXO等领域中,可能是系统性的机会,而不是一次性变现。自上而下看,高端制造业的投资处于非常好的时间窗口,从中可以挖掘很多投资机会。”
勤勉尽责 不负所托
加入建信基金刚好10年,作为一名基金经理,邵卓已通过长期业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对我而言,投资可能是世界上最有意思和最有意义的工作之一。”邵卓开心地说,“这个行业很有意思,每天都有新鲜感,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体验别人好几辈子的人生,用自己短暂的职业生涯来参透、领悟很多行业的奥秘、窍门,这样的工作很少见。”
说到有意义,邵卓表示,主要源于肩上的责任。“我曾经深入思考过,为什么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邵卓解读道,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每轮市场行情达到顶峰的时候也是投资者买入最集中的时候,投资者对投资时机的把握和产品的认知都是相对有限的。因此,对于专业投资人来说,为持有人实现一个可持续的复合收益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特别是在当前阶段,全社会财富增值的锚逐渐转向权益市场。作为从业人员,就要有一份非常强烈的责任心。资管行业的本质就是以专业能力经营好一份责任心。”邵卓总结道。
为了更好地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投资机会,由邵卓管理的建信创新驱动混合型基金即将问世。不同于他之前管理的其他产品,该基金将从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经营机制和管理效率创新、市场销售和客户服务创新等领域挖掘机会。邵卓认为,对创新的关注就是对社会快速变化的关注,特别是原创性技术突破,这些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原始驱动力。新基金会相对更关注科技行业、高端制造业、新能源、关键原材料等领域。“此外,医药、消费中也有创新应用的场景。我会额外关注有创新基因的企业,即在机制和企业文化上有利于创新的企业。这种机制和文化,更能保证创新成果的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