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平:鼓励各种资本注资券商
[□本报记者 周翀 北京报道] 2006-04-24 00:00

 

  资料图
  有条件的证券公司要积极向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发展,组建或加入金融控股集团。

  政府应鼓励各种资本注资券商,支持部分券商公开发行上市。

  国内证券业面临着四大挑战,应用创新来应对这些挑战。

  □本报记者 周翀 北京报道

  

  23日,在由上海证券报协办的“第二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上,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黄湘平提出,有条件的证券公司要积极向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发展,组建或加入金融控股集团。他认为,政府应鼓励各种资本注资券商,支持部分券商公开发行上市。

  黄湘平是针对国内证券业在观念、要素、技术中的落后,而作上述阐述的。他说,在金融开放的大背景下,与国外相比,国内证券业在监管制度、经营理念、行业技术、资本实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弱势。黄湘平认为,国内证券业面临着四大挑战,应用创新来应对这些挑战。

  首先是国内分业经营模式和证券监管体制的挑战。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制度和设计上的缺陷:一方面,政府统一监管,通过采取直接行政手段控制;另一方面,对证券的严格管制又使得这个行业基本脱离经营体系,融资渠道缺失,盈利模式单一。

  其次,金融开放凸显了我国证券市场和证券公司规模弱小的现实,难以应对外来的压力和竞争。此外,国内的证券市场现在还是单边市场,目前证券市场衍生产品创新步伐缓慢,使得业务创新缺乏基本的市场支持。

  第三,经营理念、诚信建设和风险防范机制面临挑战。黄湘平说,金融开放后,国内、国外市场将会进一步融合,国内证券行业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有待改进,必须在加强全行业诚信建设的基础上再引入新的经营理念和风险管理方式。

  最后,是市场竞争和资源的争夺。开放背景下,境外机构和外资机构将展开对国内市场和资源的争夺,尤其是对优质上市资源、高端客户和高级人才的争夺,这会对国内证券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对于这些预期中的被动局面,黄湘平表示要以自主创新来解决,以创新谋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积极营造市场化的创新之路。

  他认为,证券业业务创新可以进行积极探索,可以大力发展固定收益类的业务,发展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各种资产证券化的产品。

  积极发展权证等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需要套期保值、价值发现和可预防风险的功能,促进市场不断发展,健全市场框架,也有利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证券公司回归中介机构的角色,恢复证券公司从事产品创新和产品销售的主要方向,着力发展经纪创新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最大限度降低与市场行情的关联度,在市场的细分中明确自己的业务特色和市场定位。

  扩大对外交流,实施走出去,开放之后,外资走进来,我们也可以走出去,积极发展海外业务,熟悉海外市场的认证规则,为市场的竞争,培养和积聚人才,形成自己的国际销售网络,建立自己的国际客户群。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