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紧缩信号传出 后手或将跟上
[(夏峰整理)] 2006-04-28 00:00

 

  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引发海内外关注

  参与互动嘉宾名单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陈学彬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丁剑平

  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    王志浩

  主持人 上海证券报 夏峰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上调贷款利率。在始于2004年的宏观调控稍稍放松后,经济过热的苗头再次显现: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已达到全年目标的50%以上,GDP增速也超过了10%。为什么要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新政策会否对宏观经济造成冲击?本报邀请了几位专家就上述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并在中国证券网(www.cnstock.com)上进行了视频互动直播。

  央行传出紧缩信号

  主持人:央行称,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各位专家对此有何看法?

  王志浩:对于央行上调贷款利率,我非常赞同。很明显,央行向市场传递了一个紧缩的信号,表明央行对前期过热的贷款增长表示担心。不过,0.27个百分点的力度并不很大,这与政策出台早于预期也有关系,可能央行想先看看市场的反应。如果贷款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央行可能会有后续的调整手段。

  陈学彬:近年来,由于资金成本偏低,投资者一直保持较强的投资冲动,所以央行本次调高贷款利率的意图就是抑制这种冲动。正如我们预期的那样,央行并没有调高存款利率,因为后者可能进一步引发热钱套利套汇的“积极性”。正如王志浩先生所言,央行此举传递了紧缩的信号,如果未来调控效果不好,就可能采取新的措施来收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如调高存款准备金率。

  值得注意的是,调高贷款利率会增加银行的盈利,导致其更加积极地发放贷款,所以还需要密切关注央行本次政策的影响。

  货币紧缩是当务之急

  主持人:在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披露后,经济过热的担忧进一步加强。那么,中国是不是需要马上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陈学彬:中国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比较长的衰退,前几年开始比较快的复苏,2003年、2004年达到了比较高的增长。那么,经济是否过热了?社会各界对此的认识和反应不太一样,有些认为一季度货币供应量的增长,M2的增速比较高,新的经济过热到来了。但是,我认为从这个周期的波动看,中国经济实际上还没有很明显的过热的迹象,只是GDP的增长比上一个季度高了零点几个百分点。从CPI以及生产资料价格来说,现在的增速并不是很高,在1%左右。少数的价格上涨比较快,比如有色金属等,但这不能反映经济增长过热。所以,目前采取比较严厉的货币紧缩措施,可能还为时太早。

  王志浩:我觉得中国现在应该采取一个适当的紧缩政策,而且我觉得去年就应该开始。为什么这样认为?原因很简单,对于中国很好的宏观经济形势来说,钱太便宜了,即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偏低。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现在没有很好的办法来避免过度投资,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房地产泡沫。

  正如陈教授的观点,第一季度的数据并不代表宏观经济的变化,与去年第三、第四季度相比,当前的经济状况没有明显地转强。但是,透过宏观经济观察,资金面的宽裕导致投资等行为的成本偏低,施行适当的货币政策还是必须的。

  丁剑平:经济过热与否涉及到外汇管理的问题。由于人民币处在一个上升的过程中,对中国整个经济都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影响各个领域的供给和需求,所以在处理经济过热现象时,应当将人民币升值的因素考虑在内。随着经济的调整,在需求方面,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怎么拉动整个国民需求。我认为,这主要靠生产结构的调整,并且要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整。

  调控力度不宜过大

  主持人:对于紧缩政策的力度,各位专家有什么看法?

  陈学彬:现在市场上的流动性比较富裕,但资金会由于低成本而造成低效率的使用。因此,适当的紧缩还是必要的,但不必采用严厉的措施,所以央行此次也只是小幅调高了贷款利率。从货币的流动性来看,一季度M2的增速稍微高一点,但考虑到当前还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为了购买外汇投放了很多的基础货币,也可能导致货币供应量偏多。那么,是不是可以提高利率呢?我认为,目前调整利率还是比较困难。此外,对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还是要进行一番测算。

  丁剑平:中国的利率水平低于世界的平均利率,而从世界范围内看,大部分国家的利率都在上升,所以中国的利率早晚要动,只是一个时机的问题。不过,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提高利率会刺激更多的资金流向中国。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情况,是否能够准确地把握尺度比较难。所以,由于汇率这个因素,我国自主调整紧缩的空间就受到一定制约。

  王志浩:人民币升值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比如今年3%、明年3%,如此会慢慢地解决由于人民币低估带来的问题。为了解决货币流动性过剩,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政策工具,比如说利率、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当然,逐步放开资本账户也是个途径,最近QDII政策的明朗,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资金过剩的办法。

  各界人士热议紧缩政策

  高盛(亚洲)执行董事梁红:经济过热情形与两年前相似,根本原因是人民币汇率被低估。政府很可能马上出台紧缩政策。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有更加偏热的迹象,银行放贷意愿明显增强,因此货币供应和信贷有收紧的必要,但力度不会很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建军:比较理想的紧缩政策组合是,一方面允许人民币汇率升值,保持这种微幅升值的趋势;同时增加外汇“能量释放”的渠道,包括鼓励QDII、藏汇于民等,还有就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张卓元:抑制经济过热势头主要靠行政手段。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紧缩的货币政策要配合使用行政手段,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紧缩政策是否实施,应该根据具体数据在今后的变化来作出评估。目前不赞成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宽信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目前只能说经济有过热的苗头,但要警惕贷款的过度增长以及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导致的过度投资。

  (夏峰整理)

  ■相关链接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