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宏
整个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将迎来全面提速。从今天开始,将有46家商业银行可与央行开展小额支付系统质押业务。而从5月9日起,中国工商银行等3家银行又可以与央行直接开展自动质押融资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商业银行体系的资金供给有了“保底”的手段。因为,这两项业务的共性在于均由央行来向商业银行随时提供临时性融资,以弥补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以小额支付系统为例,该系统实行7×24小 时不间断运行,其系统工作日为自然日。
长期以来,出于担心不能及时获得融资,商业银行为了确保流动性,往往需要在自身系统内保留大量的超额储备,以备不时之需。截至3月底,商业银行放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即大约有9200亿元的闲资“趴”在账面上。与此同时,高超额储备的存在降低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能力,并且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因此,这两项业务正式推出后将对未来的货币政策和利率体系的建立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是,银行体系的资金供给一旦有了稳定渠道,银行必然会努力提高资金运作效率,这将会促进整个银行体系的备付率逐步走低。这种下降,无疑为央行进一步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水平,乃至最终取消奠定了基础,而这恰恰是提高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关键一步。二是,稳定的资金融通渠道的建立将使债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发挥出真正作用。今后,由于做市商可以通过自动质押融资等手段从央行直接融通资金,因而将发挥其在债券市场定价功能,完善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形成的基础,加快利率市场化前行的步伐。
■资料链接
自动质押融资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日间头寸不足时通过自动质押融资系统向人民银行质押债券融入资金弥补头寸,待资金归还后自动解押质押债券的行为。小额支付系统质押业务则是指,商业银行在小额支付系统内以央行为中央对手,进行资金融通。系统对金融机构设置净借记限额实施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