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尽快在2006年度定期报告中,以备考会计报表或差异调节表的形式,揭示新准则可能带来的利润和资产净值的变化 □本报记者 初一
随着2005年报披露大幕徐徐落下,上市公司距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时间只剩下8个月的时间。
专家建议,上市公司不应坐等新旧会计准则的转换,而应尽快在2006年度的定期报告中,同时披露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编制的法定会计报表和按照新会计准则编制的备考会计报表,至少增加披露新旧会计准 则差异调节表,以揭示新准则可能带来的利润和资产净值的变化。
对股东也对公司负责
新会计准则体系将在多方面给上市公司带来变革性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资产净值。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总监胡汝银表示,证券市场在定价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减少“信息不对称”,包括财务上的不确定性。根据国际惯例,负责任的上市公司面临重大会计准则变更时,都会提示该变化可能导致的后果。沪深上市公司也应该而且非常有必要,尽快向投资者说明新准则可能对公司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何揭示新准则可能带来的变化?注册会计师朱德峰提出,可以在首次执行新准则前进行模拟运转,按照新会计准则体系编制备考会计报表。他认为,这是对股东负责,同时也是对公司自身负责,因为公司管理层也迫切需要测算出实施新准则对其经营成果的影响。
与B股公司一视同仁
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尚未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的情况下,已上市B股公司和同时在境内外上市公司,被要求编制境内外审计差异调节表。金融类拟上市及已上市公司,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因其经营活动的特殊性,为提高此类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降低风险,也需要披露分别按中国会计准则和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两份会计报表的差异调节表。
朱德峰提出,在新旧会计准则转换之际,可以借鉴上述B股等有关上市公司披露境内外审计差异调节表的做法,要求沪深上市公司在2006年度定期报告中编制新旧准则差异调节表。
具体做法是,以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报表为基准,以其中列示的净利润与净资产为调节对象,编制新旧准则的差异调节表,并作为报表附注予以披露。该差异调节表应逐项说明差异的性质,以及对报告期净利润、报告期期末净资产的具体影响等,从而揭示重要的新旧准则差异及其影响金额。
由于新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趋同,根据B股等有关上市公司披露的境内外审计差异调节表,投资者可以推测出新准则对有关公司的影响。
而大多数上市公司并不需要披露差异调节表的实际情况,将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对所有上市公司一视同仁,要求披露差异调节表,也是遵循证券市场三公原则的一种体现。
让突击调控利润现形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由于新准则将从明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施行,不排除有部分公司在编制2006年中期财务报告、年度财务报告时,突击转回以前年度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的可能。
实际上,通过资产减值人为调节利润的案例已屡有发生。有关部门对2004年度减值损失转回金额最大的前20家上市公司年报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转回前期资产减值损失等不同程度的人为调整损益,2家ST公司成功摘除了ST帽子,4家公司避免了当年出现亏损;6家公司维持或提升公司业绩。
朱德峰指出,为防止部分上市公司利用新老准则体系转换过程人为调控损益,需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衔接办法。
按照新会计准则体系编制备考会计报表,并披露新旧准则下的净利润、净资产差异调节情况,不仅可以测算出新准则的影响,还能帮助投资者判断公司是否存在突击调控利润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