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长期资源才是画廊致胜关键
[□苏涛] 2006-05-08 00:00

 

  ———访北京环碧堂画廊董事长李国胜

  □苏涛

  

  2005年下半年,北京环碧堂画廊乔迁新居,由原来的北京炎黄艺术馆迁到了现在毗邻国际贸易中心的易构空间7号。现在的画廊空间已经不小,可是董事长李国胜表示要把二层那个空间也买下来,计划筹建一个相当于一个小型博物馆规模的空间,其功能就是配合画廊的展览进行讲解、举办学术研讨会或者开个Party等等,使整个画廊的运作更系统、条理和多元化。

  李国胜生于1954年,祖籍山东德州,在北京长大。他似乎天生有着经商的头脑,6岁时(1960年)适逢三年自然灾害,他就尝试烧饼换烧饼,“用烧饼去换东西,再把换来的东西换烧饼。这样,换来的烧饼就往往比原来多了。”12岁(1966年)开始卖毛主席纪念章。22岁(1976年)开始邮票收藏,并由此赚得第一桶金。上世纪90年代李国胜曾叱咤于股票和证券市场。1996年,开办“环碧堂”古董家具店。与此同时,他开始活跃于艺术市场,1994年以286万买下的陈逸飞的《山地风》创造了当时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2002年,他与朋友合伙开始经营中国当代油画,开办环碧堂画廊。李国胜说:“我到50岁的时候才真正感觉到,我最适合做的一件事就是艺术投资” 。

  环碧堂与画家的合作方式是采用国际通行的签约和买断方式,实行的是全球总代理,三年一签。签约的画家可以安心读书、思考和创作,其余所有事情由公司按协议办理,包括经费支出。对于艺术家的选择标准,李国胜简而言之便是以“新具象”风格为主———生于上世纪70年代,技术过硬,基本功好;有很强的当代观念;经过市场和学术检验,潜力大,易被市场认可。

  虽然李国胜是个人投资,但他的大钱袋却给了他从长计议的余地。“占领长期资源才是最重要的。一个规范的画廊,可以说任重而道远:要呵护画家,要把画家作品的价值充分挖掘并传播出去,要不断培养收藏家的品味和眼光,从而点滴推进市场的良性发展。”环碧堂的长期模式是,一线画家的作品尽量不卖,收藏起来的画家名作今后只租借给美术馆和博物馆举办展览,少数卖给高等级的博物馆———当然,这些名作的租金和售价都将是巨大的数字。同时,画廊自身将成为流动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为了确认画家对艺术的贡献,画廊甚至会向世界级的博物馆捐赠部分作品。“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李国胜解释道,“画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流芳百世的机会,这会为我带来更多更好的一线画家。”

  规范的管理和长期的运营计划已使李国胜签到了一批令市场垂涎的艺术家,现在环碧堂画廊的签约画家有尹朝阳、夏俊娜、章剑等一批上世纪70年代前后出生的中国当代艺坛新秀。由此画廊每年可收藏300余幅签约画家的新作品。这让李国胜欣喜不已。说起下一步的计划,李国胜说,2006年我们将在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举办8个展览,另外,我们正积极地和纽约、威尼斯、巴塞尔等有影响的展览机构沟通,逐步把这几年积累的当代油画系统地在西方推广。

  “当然,我们还是尽量不卖画,未来的15年中国的经济仍会保持高速的增长,届时艺术品会更加供不应求,我们要积蓄力量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采访的最后,李国胜充满自信地道出了自己长远的投资计划。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