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专家的观点何以如此荒谬
[□王平] 2006-05-08 00:00

 

  □王平

  

  “抛开对人的作用性,沙尘暴在自然界中是有它特定作用的,沙尘暴可以净化环境,给海洋带去丰富的营养元素。”近日在华北电力大学举行的“绿色大讲堂”上,中国科学院生态专家王如松教授如是说。

  宣扬沙尘暴“贡献”的专家,王如松教授并非第一人。在央视的一个访谈栏目中,就有嘉宾认为沙尘暴有消解酸雨、改善温室效应等作用。前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中国首任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教授,当即对此观点提出严厉批评,指出沙尘暴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并表示“要找中央电视台领导去理论”。

  沙尘暴的危害大还是贡献大,绝非一个普通的学术问题,因为它牵涉到对公众乃至对决策者的引导问题。如果沙尘暴的危害甚大,那就应该查找原因,进行防御和治理。如果沙尘暴益处很多,对沙尘暴就应该持肯定态度,以使沙尘暴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这两种观点可谓天壤之别。

  专家们的观点常常非常专业,但再专业的观点一旦背离最基本的事实与逻辑,也常会显得荒谬不堪。一般而言,专家们的观点对于引导公众的观念作用很大,倘若观点错误,误导作用也很大。就沙尘暴而言,它或许有一定的益处———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不难找到其有益的一面,百害而无一利的总是极少数———但总体而言,它的危害更大。

  沙尘暴的危害至少有两点是公众深有感受的:其一,人畜死亡和经济损失。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刮走后,贫瘠的土地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近5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因沙尘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达12亿多元,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多人。其二,沙尘暴大大增加了大气固态污染物的浓度,给大气环境、土壤、农业生产等造成了长期的、潜在的危害。

  尤其近年,北方的沙尘暴发生的数量一直呈成倍上升态势,且大多与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有关。正因为此,温家宝总理说:“沙尘暴连续发生,对我们是一个警示。”我们应该反思对环境的破坏,加大治理力度,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不是在专家们用“贡献”构成起来的经不起推敲的荒唐理论之下,麻痹大意。

  专家们的论调背离起码的立场和常识,其危害并不比沙尘暴小,换句话说,在某种程度上,宣扬沙尘暴贡献论的专家们,担当了沙尘暴帮凶的角色,因为这会误导公众,使我们在麻痹大意之中,再次错失治理沙尘暴的良机。

  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日渐激烈,各路专家有了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个别专家出于种种原因表现活跃,以至于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诸如“高学费对穷人有好处”、“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等等离奇的观点,不断见诸于报端。

  专家误导公众,显出来的是学术界浮躁的一面。其实,除了学术本身,专家们还应注意其观点给公众价值取向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建议媒体少为这些善于制造噱头的专家提供一点舞台。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