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决策化解众多难题 股改阔步迈进
[] 2006-05-08 00:00

 

  中国石化正在加快股改进程 资料图
  股改已届周年。股改之初曾经一度困扰管理层及市场的种种难题被逐一破解,各层面股改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股改稳步推进已经有了良好市场环境。与此同时,有关方面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三步走”方案,改革正在走向“深水区”。

  □本报记者 周翀 北京报道

  

  股改的核心意义,即解决中国资本市场历史遗留的股权分置问题。在股改工作的引领下,资本市场各层面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正在得到逐步化解。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化解,有的直接借股改的机会完成,有的得益于股改工作的推进,有的则契合了股改带来的新的市场环境的需要。

  在股改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大股东以清欠债务、归还占款作为对价的一部分内容或股改方案承诺内容的做法并不少见,绩差公司通过寻求重组参与股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类直接借股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做法,可被视为股改积极效应的具体体现之一。在国办转发了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26条意见后,上市公司“清欠解保”工作更是确立了“大限”。截至2006年3月底,得到清理的违规资金占用总额已达119亿元,占用金额较2004年底下降了25%。在推进股改工作的同时,证监会努力推动跨部门协作监管制度的建立,全面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促进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的形成和巩固;协同有关方面营造有利于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环境,支持和督促上市公司提高质量;推动上市公司继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围绕“给投资者一个真实的上市公司”的目标,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下一步,证监会将利用股改带来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并购重组法规体系,加快并购重组的制度创新,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资本运作效率,优化资产结构,增加投资回报。

  不可否认,正是股改让很多投资者第一次接触到权证。创新类券商被允许创设权证,以平衡权证供应,也正是在股改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在风险得到有效化解的同时,作为市场创新主体的券商通过担任股改保荐人和推出权证等产品,与股改发生了亲密接触;而券商综治工作的推进,也为券商行业适应股改后的新市场环境,积极开展业务和产品创新,在G时代市场中大展身手,创造了必要条件。

  目前,券商的风险底数已基本清晰;正常经营的券商已全部制定整改计划,并采取措施切实整改;高风险券商得到稳妥处置,相关责任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受到惩处;截至2005年底,全行业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理财、账外经营比2004年初分别下降81%、85%和95%,行业风险正在逐步化解。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致力于券商全面整改,争取全行业在年内基本化解历史遗留的既有风险,从2006年底开始对财务指标不达标公司实施市场化退出的新制度。随着券商风控办法的出台,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制度正在形成。

  今后,证监会将引导优质公司在风险可控、可测、可承受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实力,进行业务创新,逐步扩大开展集合理财业务的券商范围,做好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引导符合条件的券商采取措施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化解

  破解1·遗留问题

  《

  □本报记者 商文 北京报道

  

  股改之初,曾经一度困扰管理层及市场的种种难题,在一年来股改工作的稳步推进中已经被逐一破解。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迄今,改革已基本触及各种类型的公司,形成了适应多种不同情况的对价方案;含有B股、H股、ADR以及非流通股股东是境外上市公司等各类涉及境外股权的上市公司的股改,经各方面共同努力,均已破题。

  “通过分散决策机制,很多重要的改革难题都得到了破解。”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一语道出了破解股改难题的玄机所在。

  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从目前的股改方案来看,大多数公司都采取了送股的方式。表面上看似一样的送股,实际上具体到每家公司又都不尽相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重要的改革难题都得到了破解。

  尽管事实证明,股改一年来已经破解了许多难题,但随着股改逐渐步入“深水区”,新的难题也开始浮出水面。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将创造条件在下半年集中解决存在各种特殊问题公司的股改问题。

  据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将对各类因存在问题暂时无法实施改革的公司情况再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加强政策配套和方案创新来解决公司股改中的各种特殊问题。

  该负责人表示,对于因质量较差难以实施股改的公司,通过资产重组与股改的组合操作来解决问题是一个较好的做法,以往也有操作案例,监管部门将适当调整内部分工,进一步提高对资产重组与股改组合操作方案的审核效率。

  各类公司股改均已破题

  破解2·特殊公司

  《

  破解3·机制形成

  股改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本报记者 商文 北京报道

  

  证监会负责人日前表示,股改历经一年,使得从主管部门到地方政府、机构、公司各个层面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为股改工作的推进起到了良好作用。

  该负责人指出,五部委的政策配合机制,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机制,交易所的窗口指导、把关机制,两类股东的沟通协商机制,机构投票态度的决策机制,甚至包括沟通的内容形成机制都已形成。

  去年11月10日,中国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委组成的股权分置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座谈会。 会议强调股改三不变方针:改革的方向不能变、信心不能变、基本政策不能变。尚福林在会议上特别指出,要加速推进股改的进程,尤其是在改革预期基本稳定的时候,更要加速推进。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表示要坚决支持股改,统一目标,坚定信心。

  而股改第二批42家试点以来,两类股东在股改分类表决的制度框架下,形成至少在程序上比较公平的博弈机制,尤其是首批试点中清华同方的被否决,大大鼓舞了流通股股东参与股改决策的信心。由于市场逐渐形成试点公司平均对价水平“10送3”的预期,加上两批试点企业对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视,两类股东的沟通机制取得历史性进步。

  证监会负责人表示,股改以来建立的股权文化,是以往难以想像的。好多大股东都是头一次直接和流通股东面对面。很多机构对所投资公司的情况了解的深入程度,绝非以前可比,对公司发展战略的了解都有深入,也逐步形成了机构投票态度的决策机制,

  目前,沪深证券交易所根据证监会的授权和《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实施一线监管,协调指导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业务,综合考虑改革方案的合规性、技术可行性以及有利于市场稳定发展等因素,根据均衡控制改革节奏的需要,协商确定相关股东会议召开时间,在技术监管层面起到了良好作用。

  此外,该负责人指出,证券交易所的方案指导机制也在逐步形成和巩固。

  破解4·环境趋好

  制度建设营造

  股改良好环境

  □本报记者 商文 北京报道

  

  上市公司回购制度、大股东增持制度、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环境,从而为股改的稳步推进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股改以来,按照改革与市场稳定发展相结合的指导原则,五部委紧紧抓住稳定改革预期和市场预期这个核心,以超常规的速度出台了国资管理、会计核算、税收优惠、外商投资、增持回购、股权激励、市场稳定等方面的多项配套政策。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正是由于这一系列配套措施的高效率推出,改革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股市在持续下跌后出现积极的变化,社会舆论对于股改也给予了积极评价。

  目前,我国股市在持续下跌后出现积极变化,投资者信心正在逐步恢复。沪深股市价升量涨,增量资金入市迹象明显。改革后公司的股票市盈率出现明显下降,由于估值水平的优势以及公司治理的改善,G股正逐渐成为价值投资的核心板块,并带动了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改善,股市与宏观经济走势的联系更加紧密。

  同时,该负责人也强调指出,今年的股改任务仍然很繁重。无论是进度上的推进,还是配套的改革,都面临相当艰巨的任务。

  据有关人士透露,下一步,其他一些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股改工作的配套措施有望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例如,在原来股改限售股份的“锁一爬二”规则规定,“锁一”期间股份不能流通,但这一规定将有可能修改,对其中存在缺失的地方加以完善。而对于“爬二”中的有关规定,也可能将根据实践情况进行重新解释。

  破解5·观念转型

  改革认识统一 G股渐成主流

  不股改=边缘化

  □本报记者 周翀 北京报道

  

  股改市值已超过70%,近期G股的成交额占比也一直保持在70%以上。然而,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已经完成股改、支付过对价的“真正”G股市值占比为52%。换句话说,市值占比52%的G股完成了70%(有时甚至达到75%)的两市总成交量。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证监会有关人士表示,“引领市场交易的是G股,G股已经成为市场的枢纽。”

  一年前,这个“不股改=边缘化”的等式,恐怕在很多人心中都不能成立。记得本报在去年推出“迎接G时代”专栏时,许多市场人士都担心:G股是否能够成为主流,G股何时成为主流,“双轨制”是否将长期存在。

  一年来的股改实践已将上述担心完全打消,市场对股改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统一———对推动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对改革需要加强组织协调和分类指导,对改革要与市场稳定发展相结合,对改革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高等一系列原则问题已经逐步取得共识。

  敲定方案公司前后股改指标一览

股改方案修改 家数 修改前平均送出率(%) 修改前平均送达率(%) 修改后平均送出率(%) 修改后平均送达率(%) 修改前后送出率差异(%) 修改前后送达率差异(%)

全部证券 665 15.44 27.65 17.82 31.40 2.30 3.65

沪市 407 14.71 27.30 17.09 31.45 2.39 4.17

深市 258 16.65 28.22 19.03 31.31 2.17 2.84

含B股 43 8.82 30.37 10.24 35.21 1.29 4.39

含H股 18 6.18 25.64 7.08 29.99 0.86 4.10

国家控股 369 15.50 28.07 17.92 31.97 2.30 3.70

其他控股 296 15.36 27.10 17.68 30.66 2.31 3.59

中央控股 14 13.31 28.27 14.68 28.63 1.28 0.34

ST股 12 13.87 24.23 15.08 25.30 2.36 3.08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已股改及未股改公司情况概览

板块名称 应股改公司 未股改公司 已股改公司 G股板块

公司数(家) 1344 448 896 641

市盈率(倍) 25.08 51.27 20.51 17.71

市净率(倍) 2.01 2.25 1.93 1.83

2005年每股收益(元) 0.2166 0.0946 0.2795 0.4113

2005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8.03 4.39 9.39 13.02

合计总股本(亿股) 7554.41 2515.87 5038.53 3796.67

合计总市值(亿元) 36770.48 10641.21 26129.27 18970.97

4月份涨跌幅(总市值加权)(%) 7.85 2.99 9.12 5.65

4月份合计成交量(亿股) 1529.71 351.37 1178.34 828.52

4月份合计成交金额(亿元) 7908.12 1531.35 6376.77 4552.07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