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大盘蓝筹业绩突出 G股业绩优于整体水平
□本报记者 王璐
截至2006年4月底,沪市上市公司2005年度报告披露工作基本结束。除天津磁卡、*ST金荔、*ST精密、ST龙昌4家公司外,共有828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2005年度报告。其中,大盘蓝筹和上证红利指数成份股公司业绩表现突出,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成为沪市上市公司的中流砥柱。与此同时,已完成股改公司业绩明显优于沪市整体业绩,股改的价值效应初步呈现。
经初步统计分析,沪市上市公司2005年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整体业绩微幅下降,大盘蓝筹股和上证红利指数成份股公司业绩突出
现有统计数据显示,沪市上市公司2005年共实现净利润1393.25亿元,与2004年相比略有下降。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分别为0.2568元、9.32%、2.755元,与2004年相比分别下降2.43%、下降5.28%、增长2.8%。大盘蓝筹和上证红利指数成份股公司业绩表现突出(详见表一),均大大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成为沪市上市公司的中流砥柱。
每股收益(元) 净资产收益率(%) 每股净资产(元)
G股公司(05年报) 0.3073 10.71 2.868
沪市整体(05年报) 0.2568 9.32 2.755
G股公司(06一季报) 0.0714 2.28 3.1318
沪市整体(06一季报) 0.0605 2.14 2.8325
表二
二、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业绩明显优于沪市整体业绩,股改的价值效应初步呈现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和2006年3月31日,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G股公司)分别为
125家和291家,2005年报和2006年一季报统计数据显示,G股公司业绩明显优于沪市整体业绩(详见表二)。
每股收益(元) 净资产收益率(%) 每股净资产(元)
沪市整体 0.2568 9.32 2.7550
上证180公司 0.3650 12.75 2.8630
上证50公司 0.4132 14.64 2.8221
红利指数公司 0.4389 15.14 2.8985
表一
三、半数以上的上市公司拟进行利润分配或者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其中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达到了全体公司的50%
据统计,共有433家公司在2005年报中提出了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占已披露2005年报公司总数的 52.29
%。其中,拟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有 414 家,公司数占比为 50 %。2005年度上市公司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占全体公司净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 40.36
%。
四、亏损公司家数与2004年相比有所增加,*ST公司比例有所上升
共有134家公司出现亏损,占已披露年报公司总数的16.11%,比2004年上升6个多百分点。由于2005年有超过半年多的时间没有新公司上市,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亏损公司的比例。
亏损公司中,新增亏损公司92家,共有37家公司因连续两年亏损等原因,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另有29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截至目前,已有2家公司被撤销特别处理,7家公司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其中5家转为其他特别处理)。
(下转B2)
深市:主板公司主业增长 股改进程快于预期
□本报记者 屈红燕
截至2006年4月30日,深市主板491家上市公司除科龙电器、*ST昌源、福建三农、*ST本实B、G宝石、闽灿坤B和朝华集团7家公司外,均按规定如期披露了2005年年度报告。
总体来看,深市2005年报呈现8大特征:主营业务增长明显,蓝筹股公司业绩优异;行业及公司业绩两极分化;经营性现金流量大幅提高;股改进展快于预期,G股公司盈利较好;清欠解保仍然艰巨,攻坚工作已显现成效;回报股东意愿增强,现金分红占净利比例高达2/3;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比例提高;未能按期刊登年报的公司增多。
一、主营业务增长明显,蓝筹股公司业绩优异
年报数据反映出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现状。2005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深市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增长明显,平均主营业务收入2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平均主营业务利润3.48亿元,比上年增长0.4%,上市公司业绩含金量进一步提高。
深证1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到0.51元和16.18%,大大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这表明大盘蓝筹股公司已成为支撑深市整体业绩的中流砥柱。中集集团、杭汽轮B、G中兴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分别高达1.59元、1.586元、1.24元,位列深市公司前三名。
二、行业及公司业绩两极分化
以能源、原材料等为代表的资源类行业,由于供给不足,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以消费品、服务业等为代表的防御性行业,维持较平稳的发展态势;家电制造、建材、汽车及配件、钢铁等行业由于产能过剩,行业利润增速出现下降。由于产品价格的上涨,金属制品业、采掘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因此受益,利润连续两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94元、0.62元、0.41元,居于深市各行业前列。能源、资源瓶颈日益突出,受煤、油、能源、资源成本上升的影响,石化、化工、电力生产、民航等行业利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电力生产、民航业表现低迷。其他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塑料制造业形势更为严峻,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65元、-0.29
元、-0.26 元,位居深市末位。
受制于基础原材料、煤、电等生产成本的激增,2005年度深市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262.55亿元,平均每家净利润5424.58万元,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2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96%,加权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58元。深市有369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尚有115家公司出现亏损,亏损家数较上年的92家增加25%。
三、经营性现金流量大幅提高
深市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现金流量净额0.01元,实现净流入。其中加权平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43元,同比增长12%,高于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28元近236%。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增长表明上市公司现金回收及存量状况良好,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奠定了基础。
四、股改进展快于预期,G股公司盈利较好
截至发稿日,深市已完成股改或进入股改程序公司共304家,占深圳主板总市值82.55%,进展大大快于投资者预期。其它公司均在年报中承诺进入股改程序的时间底限。承诺5月底前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32家,6月底前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99家。(下转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