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大盘蓝筹业绩突出 G股业绩优于整体水平
(上接B1版)五、经监管部门重拳出击,清理上市公司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工作初见成效
截至2005年底,有228家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占用总金额为221.1894亿元。2006年以来,已有116家公司清理占用资金55.1478亿元。其中,72家上市公司已完全清欠,清欠金额为45.1569亿元。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清欠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六、非标准审计意见比例有所回升
在已披露2005年报的828家上市公司中,有81家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为9.78%,家数及其占比与2004年相比均有所提高。非标准审计意见比例在2003年之前经历了连续下降之后近两年又呈上升趋势,值得关注。
81家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具体构成情况为:有强调事项的审计意见43家,保留意见20家,保留意见加强调事项7家,无法表示意见11家。
七、年报信息含量更为丰富、有效
根据新修订的年报准则,各上市公司加大了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重视程度,着墨较以往有很大提高,而且初步呈现了个性化披露的特色。“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的强化,丰富了年报的信息含量,提高了年报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有效性。同时,根据新证券法首次实行的董事和高管对年报签署书面确认意见的做法,也提高了年报信息的可信度。
据上证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做好本次年报披露工作,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上证所有关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并在技术和业务支持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首先,上证所根据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及清欠、股权分置改革等新的披露要求,及时升级报送系统。2006年第一季度报告还实现了XBRL实例文档和PDF文件在交易所网站共同披露。
其次,2006年1月上旬,上证所连续举办4期上市公司年报工作培训班,专门讲解了新修订的年报准则和定期报告标准化报送系统的使用要求,共计辅导上市公司和相关中介机构人员近1800人次。
第三,鉴于本次年报准则修订幅度较大,新规定和新要求较多,为便于上市公司更为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上述内容,上证所通过其外部网站“上市公司专区”栏目,及时发布关于做好年报工作的通知和补充通知,以及5个年报工作备忘录,对年报修订要点和有关条文、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电子文件报送、注册会计师对大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专项说明等共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规范。
此外,为了就年报编制和披露事宜向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答疑和咨询渠道,上证所有关部门还建立了专家答疑和咨询制度,在备忘录中公开了会计法律小组的专家咨询电话,同时在部门内集合各方面专家,对年报披露中出现的“疑难杂症”进行会诊,保证了上市公司年报编制和披露工作的顺利进行。
据悉,目前上证所对上市公司2005年报的事后审核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全部审核工作预计将于5月底结束。
另据记者了解,2006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亦已结束。除上述未按时披露年报的四家公司和因全面要约收购而终止上市的齐鲁石化外,沪市827家公司披露了2006年第一季度报告,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分别为0.0605元、2.14%和2.8325元。
深市:主板公司主业增长
股改进程快于预期
(上接B1版)年报显示G股公司盈利能力明显高于非G股公司。G股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3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79%,大大超过非G股公司的0.003元和0.165%。
五、清欠解保仍然艰巨,攻坚工作已显现成效
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全国证监系统打响了清欠解保的攻坚战,深交所上市公司清欠解保工作已显现一定成效:多家公司已在年报披露日前解决了资金占用或解除担保。除少数公司外,其余公司均表示将在2006年底前解决。据统计,目前已完成和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中,有75家合计占用资金81亿元,通过股改以现金等方式偿还金额已达57亿元。
过去一年,由于加大监管力度,原来一些公司一直存在隐瞒不报的资金占用问题,通过年末专项审计和证监局、交易所的督促检查而暴露出来。截至2005年底,根据年报披露的数据,有资金占用的公司达150多家,合计占用余额
230多亿元。深市近190家公司存在对外担保问题,对外担保余额总计380多亿元,占深市全部公司期末净资产总额的近7%;而在2004年,深市有203家公司存在对外担保问题,担保余额总计379亿元,占深市全部公司期末净资产总额7.04%。
六、回报股东意愿增强,现金分红占净利比例高达2/3
据统计,共有165家公司在2005年年报中提出了股利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方案,占比34%,比2004年家数下降20%。其中,拟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有164家,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175亿元,占上市公司当年实现总体净利润比例为66.68%,同比增长20.8%,说明上市公司回报股东意愿增强,股东的股息收益率逐步提高。
七、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比例提高
2005年年报显示,共有81家公司被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比2004年的73家又有增加。非标准审计意见中,34家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22家为保留意见,7家为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段,18家为无法发表意见,没有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主要集中于盈利能力差、资产质量差、财务、经营风险大的上市公司,也反映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在不断增强,审计质量有所提高。
八、未能按期刊登年报的公司增多
7家公司不能按期在2006年4月底前刊登2005年年报,高于2004年的4家。不能按期刊登年报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日趋谨慎,公司方面与会计师意见难以协调一致,审计工作不能如期完成。其次,因公司问题爆发影响了年报披露。如股东、董事会或经营层意见不能统一,年报未获董事会通过而无法披露;公司需对以前年度会计数据进行追溯调整,无法按时披露年报;公司董事会因故无法组织开展年报审计程序等等。
为做好本次年报披露工作,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深交所采取了多项措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指导工作,通过网站上市公司专区发布了“关于在2005年年度报告中披露清理资金占用情况的通知、关于及时披露资金占用清欠进展情况的通知、年报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的披露及报送要求”等多个通知和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并建立了年报业绩快报制度,今年就有近30家公司公布了2005年年度业绩快报。深交所特别要求对未进入股权分置改革程序或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被否决的上市公司披露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具体时间安排;对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已实施的上市公司要求披露相关承诺事项及其履行情况,以及违反相关承诺事项的情况说明;深交所还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及清欠进展情况披露进行了事前审查并逐一与相关证监局进行核对、协调,予以严格规范。
根据有关要求,深交所2005年年报事后审查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截至4月30日,深交所共发出年报问询函97份,22家公司刊登了年报补充或更正公告。针对事后审查发现的问题,深交所将与相关证监局一起进行调查核实,并对年报披露中存在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进行处理。
另截至2006年4月30日,除未按时披露2005年年度报告的7家公司也未披露2006年第一季报外,深市主板公司均如期披露了2006年第一季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