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股市在5月开盘后的两天里一路飙升。股指的上涨随即带来了市场的欢呼雀跃,有业内人士作出预测:“未来大盘将处于一路攀升的通道中。”更有人惊呼:“牛熊分界线已被击穿,牛市的号角已经吹响。” 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是,随着占总市值八成以上的上市公司相继完成股改,一直悬在中国股市上空的股权分置的阴云渐渐消散,中国证券市场正走出多年深陷的体制困境,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同时必须清醒、冷静地看到,股指的涨涨跌跌是市场经济中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能一见股指下跌就大惊失色,无所适从,一见股指上涨就欣喜若狂,人云亦云。
资本市场一个广为接受的理论是,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这是一个经济规律,但不能因此而赋予股指运行太多的“包袱”。前一时期,在中国的股市出现下跌的行情时,无论从管理层面,还是市场参与的各方,有不少人好像得了“股指恐惧症”一样,纷纷以此来攻击市场的运行,甚至危言耸听地说“中国的股市肯定出了大问题”。而现在一看到股指一两天的上涨就又开始宣称:“这样的股市走势才真正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中国的股市已经步入正确轨道。”
必须强调,一方面,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另一方面,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对应充其量只能是总体运行态势的对应,不可能是时时刻刻的对应。今天一看股指跌了多少点,马上出台一个政策;明天一看股指跌了多少点,又出台一个政策。股民没有乱方寸,管理者的方寸反而乱了,这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股市。
中国资本市场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上市公司质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量指标。中国证监会于8日开始施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标志着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新启动,成为两天来市场上最为活跃的因素。
中国的证券市场不是没有钱、容量小,而是需要大批质地优良、盈利能力强、业绩稳定的上市公司。在停止新股发行的时间内,股市并没有因此上涨,反而一直处于下跌的区间,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一现实。据了解,即将正式出台的IPO办法,对新股发行的门槛要求更高了,约束更严了,这必将有助于中国股市吸纳更多的优质上市公司进场。这些目标的真正实现,意义远在于“1500点”之上。
影响市场发展的另一因素是人气。从两天来的股市看,场内高涨的热情是推动大盘上涨的重要动因。但也要看到,有一些投资者的状态是,一涨就卖,卖完就跑,一去不回。要凝聚和提升人气,保持股市的旺盛活力,绝非推行一两项改革,出台一两个办法所能解决的,它要求营造的是公平、健康、持久的机制和体制氛围。对此,我们必须有更加充分的准备。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