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组织5月8日发布的最新反倾销统计报告显示,世界反倾销形势总体趋向缓和,这进一步反衬出我国反倾销形势的严峻 □梅新育
5月8日,世贸组织如期发布了2005年下半年度反倾销统计报告。就全球贸易而言,按照案件数量衡量,反倾销措施在贸易壁垒中的重要性衰减趋势仍未改变。在新立案数目方面,2005年下半年,有16个世贸组织成员方报告新发起了82起反倾销调查,比2004年下半年的新立案数(106起)减少了24起,降幅为23%;在反倾销最终措施方面,2005年下半年,有15个世贸组织成员方报告实施了76起反倾销最终措施,比2004年下半年实施的最终措施数(93起)减少了17起,降幅为18%。这样,截至2005年,世界反倾销新立案数已经连续4年下降,实施反倾销最终措施数连续两年下降,看来,虽然世贸组织的职能还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多哈回合步履维艰更让人担忧不已,但全世界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仍然提高了。
世界反倾销形势总体趋向缓和,更加突出了我国反倾销形势的严峻。在各类贸易壁垒中,反倾销是中国遭遇最早、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措施,从1979年开始,反倾销就困扰我国对外贸易了;从1995年至今,中国始终是全世界遥遥领先的反倾销头号目标国。按新立案数目衡量,2005年下半年,中国遭到33起新发起反倾销调查,比位居第二的马来西亚(7起)多3.7倍,比2004年同期(24起)增加了9起,增幅高达37.5%;按反倾销最终措施数目衡量,2005年下半年,中国遭到22起反倾销最终措施,虽然略少于2004年同期的25起,但仍比位居第二的美国(7起)多2.6倍。
发展中国家在反倾销中地位上升和化工、塑料产品成为反倾销主要目标的趋势加剧了我国出口的反倾销风险。在反倾销目标产品方面,化工(17起)、基础冶金(15起)、塑料(12起)是2005年下半年反倾销新立案数目最多的部门,遭遇反倾销最多的部门依次是塑料(18起)、化工和基本冶金(均为16起),而这些部门都是中国占优势或正在迅速发展的产业,以至于在2005年下半年全世界总共对化工产品新发起反倾销调查17起中,中国就占了13起。
在反倾销国别分布方面,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竞争政策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贸易壁垒相比,反倾销措施堪称“物美价廉”,因此,在发达国家日益趋向于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措施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反倾销中的主角地位正日趋巩固。在世贸组织 2002年上半年反倾销半年报告统计的104起反倾销调查中,有63起由发展中国家发起。在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印度、阿根廷、墨西哥以25起(其中对中国出口商品发起3起)、10起、7起(其中对中国出口商品发起1起)分列第一、第三、第五名,传统的反倾销大国美国、欧盟分别名列第二(22起)、第四(8起)。在中国出口商品2002年上半年遭受的反倾销调查中,美国发起4起,印度发起3起,欧盟发起2起,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各发起1起。2005年下半年,这一趋势得到了延续。在此期间发起反倾销调查数和实施最终措施数中,发展中国家分别占55起和49起,所占比例分别为67%和64%。与发达国家的反倾销相比,某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随意性更强、波及面更广、措施更极端,某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商品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背后还隐藏着腐败和其他不端行为,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出口贸易的不确定性和保护主义风险。
看来,反倾销虽然属于“老”贸易壁垒,但姜还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