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调整将排上议事日程
[□本报记者 柴元君] 2006-05-15 00:00

 

  国家信息中心最新报告认为下阶段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都有可能调整

  □本报记者 柴元君

  

  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一份最新报告认为,当前宏观调控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密集区,在保持调控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未来的具体政策安排将略有加强。

  该报告出自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课题组研究认为,金融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必然将排上议事日程,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政策都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调整。

  断言经济过热尚早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出现了一年半以来的第一次反弹,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3个百分点,从而给宏观调控增加了一些困难。国家信息中心报告指出,数据显示,改革开放27年以来,我国GDP的平均增长速度是9.6%。从2003年到2005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速度更是高达10%。“由此看来,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虽然有些偏快,但仍处在中国经济潜在的增长区间之内,尚不能断言经济已经过热。”

  基于对经济的这种定性,报告认为,下一阶段宏观调控力度将略有加强,但总体上应该不会大于2004年。

  该课题组同时认为,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仍将持续,“政策本身将不单纯是限制,重点放在了结构优化升级上,一方面控制产能的盲目扩张,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也将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和进一步做强。”

  当前:“银政联盟”影响调控

  “‘银政合作联盟’无形之中已经成了影响宏观调控效果的最大障碍。”国家信息中心报告认为,当前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在于:不论是对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还是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大问题,迄今为止并没有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由此而来的一个后果是,银行和地方出于各自的利益形成了一种紧密型的“银政合作联盟”。课题组举例称,仅建设银行在过去6个月内与各地政府签署的贷款授信总额就超过了1万亿元。

  报告由此认为,地方的投资冲动和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实际上都不是市场经济的问题,而是政府改革的问题,其解决之道只能是包括行政手段在内的综合调控。否则的话,对房地产市场、投资过速和产能过剩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都要大打折扣。

  未来:“紧缩”必将排上议程

  国家信息中心报告在分析后得出结论:进一步调整金融政策必然将排上议事日程,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政策都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调整。

  首先,该课题组认为,从目前趋势看,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而银行与房地产业相互依赖性越加强,房地产周期性市场风险爆发时对银行的伤害也就必然越大,未来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阵痛也就会越重。“因而,进一步调整金融政策必然将排上议事日程。”

  其次,今年金融政策的特点概括就是“内疏导,外分流”。“内疏导”包含:一是将银行资金进行疏导,通过设立不同的贷款门槛,调节贷款的行业分布;通过融资融券等方式开通银行资金流入股市的合法渠道。二是将居民储蓄进行疏导。“外分流”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可能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加大境外重要资源或资产购买力度;二是快速拓宽居民和企业境外投资的渠道。

  “而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政策都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调整。”报告认为,“鉴于目前存贷款利率差距已经较大,未来如果再次调整利率,存款利率应该进行联动,这就需要和汇率政策进行综合考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