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斌
一季度的银保狂欢尚且余音绕梁,但是美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来自一家中型寿险公司银行保险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今年3月份,4月和5月初以来,国内多家银保业务规模较大的寿险公司,其银保业务保费收入出现大幅度下滑。
该人士透露,部分公司4月份银保业务保费收入比3月份下滑大约30%,而5月份大约半个月时间内又比4月份同期骤减四成左右。
本报此前获得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其全国银保保费收入为207亿元,同比增长接近一倍,其上海分公司的银保业务同比增长超过900%。至于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和太平人寿也分别揽进30亿至50亿元不等的保费收入,增幅惊人。
该人士指出,目前银行保险产品主要以分红和万能产品为主,与银行储蓄有极大的相似性。在过去一年多,由于A股市场的低迷,带有2%甚至更高保底收益的银保产品一度热销。此外,今年一季度以来,由于资金宽裕和存贷差高企,各大商业银行均加大了对包括银保代理业务在内的中间业务的考核力度,“这是一季度银保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对于一季度之后、尤其是5月份以来的银保收入缩水,上述人士称,其中不排除季节性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缘于股市的火爆,导致资金被基金以及股市分流。
相反,由于认购金额大大超过预期,多家基金公司不得不提前终止基金销售,尽管如此,提前一周终止发行的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基金,其净销售额超过64亿元人民币。内部人士称,该基金最初计划销售不过30亿左右,并且,与此前机构散户平分秋色的情况不同,此次机构认购所占份额极小,占比不足5%。稍后发行的广发策略优选基金,募集规模甚至超150亿元,业内人士称,其资金来源也仍然以散户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恰恰是基金发行的最主要代销渠道。上述人士指出,由于A股行情反转,以保底收益为卖点的银保产品已经无法吸引投资者。比如,广发小盘、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上投摩根阿尔法为代表的股票型基金,其2006年来的收益率接近或者超过70%,相比银保产品不足2.5%的保底收益,显然更具有直接有效的获利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