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回顾 □葛颐
2006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Art Taipei)于5月9日在中国台湾台北华山文化园区内落下帷幕。此次博览会以“New Figure?New Art?新形异貌”为主题,划分为“经典艺术”、“当代艺术”、“电子媒体科技艺术”三大展区,43家画廊以及台湾各县市文化局推荐的青年艺术家参加了展示,最终成交金额为1亿400万台币。
与往年相比,本届博览会在规模、内容和交易额上似乎都有所提高,组织者信心满满地表示将来要做成亚洲最好的博览会。但同时也有人表示担忧:如果不从结构上调整台湾艺术市场的生态结构,不仅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前途未卜,整个台湾艺术市场也难以早日恢复往日盛况。从现场情况来看,组织者仓促的准备造成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闷热的展场内竟然没有供应冷气,艺术品如同放在烤炉中,参观者都叫苦不迭;参展单位不受严格限制,连展场的位置甚至都要抓阄决定;至于对于博览会而言至关重要的VIP服务,也是形同虚设。
正在积极筹备10月“艺术北京”的董梦阳先生应邀参加了此次博览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台湾有着较为成熟的艺术市场,‘艺术台北’作为展会操作上的考虑也比较全面。从以往来看,今年整体情况好于去年;从长远来看,台湾的艺术博览会还需要有世界性的眼光。” 此次台北艺术博览会参展的国外画廊不足三成,收藏家亦以台湾本地为主,鲜见国际性藏家。而四月份的北京国际画廊博览会,有来自17个国家的共九十多家画廊参加;国际性画廊、收藏家都被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吸引,各种博览会也将在激烈竞争中日益成长。与快速国际化和专业化的中国大陆艺术博览会相比,中国台北艺术博览会反而在走一条僵化的道路。
台湾艺术市场的地位曾是亚洲地区不容忽视的角色,但是相对于1990年代的黄金时代,台湾的画廊业如今是力不从心日显憔悴。不景气的原因错综复杂,除了政党文化政策转变、经济成长趋缓、社会信心指数下降等原因,很多人都归咎于大陆艺术市场的冲击。也许冲击是事实,但是大陆艺术市场的火热是其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作为世界焦点的势头也仍将持续。这些并不是造成台湾艺术市场下滑的决定性因素。真正的内因是,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台湾的画廊业既没有及时转变角色抓住新契机,也没有及时与国际艺术市场对接,形成了空有身手难施展的局面。当被问及对台北博览会的总体感受时,董先生说到:“当代中国艺术的风潮在大陆而不是台湾,现在全世界的眼光都集中在祖国大陆。整体而言,台湾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博览会,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影响力上都缺乏世界性和未来性。台湾倒是可以借助大陆的势头,增强国际市场能见度。”
在韩国、印度、日本等艺术区域新兴崛起的背景下,华人艺术市场只有跨出狭隘思路的藩篱,共铸新的市场价值,才会更具竞争实力,见到海阔天空的景象。本届的台北艺术博览会上,由林松、张明放带去的季大纯、尹朝阳、章剑等人作品都销售一空,中国大陆当代艺术的火热在得以延伸。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就有台湾画廊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落地生根,近年来中国大陆各城市发展的台湾画廊和艺术家更是日益增多。一个连同两岸的艺术平台正呼之欲出。董先生对此也非常认同,他表示今年“艺术北京”已经有二十多家台湾画廊报名,此次去台湾也是去实地考察画廊情况,为遴选参展画廊做准备。作为下一步计划,“艺术北京”还可以考虑专辟一个台湾馆。共同的愿望将鼓舞着两岸三地,一个基于共同文化根基的华人大艺术圈,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