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经济学与经济学人
[◎张晓晖] 2006-05-24 00:00

 

  ◎张晓晖

  自由撰稿人,现居天津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随着各种矛盾的暴露与尖锐化,越来越感觉到经济学的苍白无力,经济手段的无力与薄弱。我时常在想,中国有没有“自己的”经济学?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处于什么状态?

  经济学包括两个层次,“道”与“术”,“道”是理论,是学派;“术”是实践,是措施。梳理西方经济学四百多年“道”的脉络,无非是从“看不见的手”到“看得见的手”,再到两手并举的发展历程: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独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强调自由,反对政府干预;而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崩溃让凯恩斯主义走上前台,开始重视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凯恩斯经济学家们都致力于政府调控的有效性研究;而新古典综合派则把古典主义的微观体系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体系相融合,成为今天的主流经济学派,强调混合经济,双管齐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经济学的“术”呢,也从最初的无为而治,变成了积极干预和调控,政府拥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工具,厉害多了,所以格林斯潘作为美国的“经济总统”,威风八面。

  回顾西方经济学进入中国的历程,“道”的层次上很清楚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主导加上政府调控;但“术”的层次上却没有明显的效果。西崽儿照搬照抄,生搬硬套,提出的观点也是隔靴搔痒,不着边儿。

  我以为,西方经济学不尽适用于中国,至少有两个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中国的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按说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提供150万个就业机会,但中国的农村人口作为劳动力供给却是无限庞大的,一年9%的增长,农村出来一千万民工,就抵消掉7个百分点。所以,靠经济增长来实现充分就业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供给的无限庞大,劳动力价格非常低,换句话说,人命不值钱,所以有了矿井下带血的GDP,多数人感觉不到自己收入的增加,就是因为不断进入市场的劳动力摊薄了收入。这一点可能很残酷,但我们不得不承认。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传导机制不畅通,表现为“油门”有效,“刹车”无效,财政政策效果大,货币政策效果小。比如,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发国债搞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花钱的积极性都很高,火烧眉毛时,拍脑门定项目,突击要钱,突击花钱,GDP一下子就起来了;但紧缩性调控时,货币政策几乎是杯水车薪,两年前利息、准备金率都降不了温,不得已动用行政手段,“江苏铁本”,杀一儆百,才算勉强刹住了车。为什么呢?因为有些贷款者连本都没打算还,加息不加息就更不在乎,而中国又缺乏破产机制,欠银行多少钱,也没见银行抄了哪位的家产。银行、国企、地方政府都是国家的,谁破谁的产?

  相比之下,股市倒是真打实的,资金链一断,股价倒栽葱一样向下摔,随后东窗事发,层层黑幕露出冰山一角,接着或身陷囹圄,或捐款而逃,逍遥法外甚至逍遥国外。

  现在,房价越走越高,据说是开发商“囤房”,抛开土地给地方政府带来的收入和寻租机会不谈,房地产商很小比例的自有资金,为什么还敢“囤房”?银行又起了什么作用?这种作用莫非还要等哪家企业崩盘的时候才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么?

  可见,西方经济学还不尽适用于中国,要把西方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那么首先要有独立的经济分析,要有踏踏实实、不赶风头去执着研究的经济学人。

  温总理曾谈及“穷人的经济学”,遗憾的是,现在我们不仅没有穷人的经济学,甚至没有独立的经济分析。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困惑,也是经济学人的困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