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翀
IPO花落北京———中工国际成为幸运儿的背后,是北京在11个股改重点省市中排名并不十分靠前的现实。
然而,通过对股改“早改早受益”原则若干客观条件的分析,仍然可以看出,“早改早受益”确实在中工国际获得首家IPO资格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首先,北京市的股改进度可被视为“早改”。众所周知,驻在北京的央企数量较多,市值较大,仅中国石化一家,就占去了两市总市值的一成左右。这类大型央企的股改工作必须与其他重要工作兼顾进行,其股改难度自然相对较高。如果不考虑央企股改的话,北京的股改家数占比排在11省市的第6名,股改市值占比更是排在前三。从这个口径出发,北京应被视为股改先进区。
其次,“早改”地区应具备符合条件的IPO企业,方可在IPO这个环节“早受益”。所谓“具备条件”,一是看该地区是否有过会企业,二是看是否符合从中小板启动IPO的需要。排名先于北京的若干省市中,有的地区并没有“现成”的过会企业;有的地区虽有过会企业,但企业规模较大,不适合在中小板上市。而北京和中工国际,则恰恰分别符合上述两个条件,获得IPO资格也就顺理成章。
此外,首家中小板IPO企业的产生,自然是优中选优的过程,无论企业质地还是保荐券商的实力,都应被予以审慎考虑。目前已过会并符合中小板上市条件的企业有十余家,从企业质地来讲,中工国际应是获得较高认可的企业;同时,券商综治工作还在进行当中,从保荐券商的角度讲,一些符合条件企业的保荐券商尚未完成风险处置工作,IPO项目恐怕要被押后。
综合看来,首家IPO企业,必须满足驻在地是股改先进地区,系已过会企业,符合中小板上市条件,质地较高,保荐券商正常经营等一系列条件,要筛选出这样的企业,也并非易事。因此,监管层选择北京的中工国际成为首家IPO企业,必然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早改早受益”的承诺并没有改变,在兼顾股改工作与恢复市场功能,兼顾恢复融资功能与市场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早改早受益”的承诺,是得到了落实的。
随着股改等资本市场各项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随着市场融资功能的稳步恢复和市场预期的进一步稳定,前文所述的一些限制条件必然将随之放宽。那时,相信各方对“早改早受益”承诺的落实,会看得更加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