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令债市资金流失
[□本报记者 丰和 □大力] 2006-05-30 00:00

 

  新股发行如今成了影响债市投资者决策的另一项重要因素 本报记者 徐汇 摄
  研究机构发出预警报告

  □本报记者 丰和

  

  新股发行如今成为继货币政策后影响债市投资者决策的另一项重要因素。昨天,数家研究机构发出报告,预警IPO开闸将导致债券市场资金分流,资金面将存在一定变数。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在推出的周报中指出,本周市场将迎来IPO重新开闸,由于新股发行重新启动现金申购方式,并且取消了以往“千人千股”的限制,因此新的发行方式将会吸引更多申购资金。

  中信证券也在周报中发出了预警信号。这份报告认为,新股发行开闸后,意味着今后新股将会陆续推出,未来一段时间内,资金分流将更为明显,在当前资金较为宽裕的情况下,债券走势尚且偏弱,在资金紧张后,走势可能会更弱。

  其实,早在两周之前市场已经提前感受到了新股发行对资金面的影响力。上周二,申能增发新股虽然实际上仅从市场抽离了135亿元申购资金,但却在此前的一周时间内引发了企业短期债券品种的大幅震荡。由于机构为打新股赎回货币基金,不少货币基金被迫抛出企业短期融资券,回收流动性,使企业短期融资券的收益率快速升。

  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企业短期融资券可能正在面临又一轮抛压。昨天,企业短期融资券的成交量达到了25.01亿元,较上周猛增了近七成。同时,一年期短期融资券的报价已经升至2.75%,较上周攀升了5至10个基点。

  与短期融资券走势略有不同的是,昨天银行间回购市场仍然以逆回购为主。其中,7天回购的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为1.614%,与前一交易日基本持平,显示目前货币市场的资金状况仍然较为宽松。

  申银万国研究所陆文磊认为,首只新股发行的规模较小,可能暂时对市场的资金面影响不大。但是,后续IPO规模的加大是必然的趋势,并且其中不排除有超级大盘股的发行。因此,在新股进入密集发行阶段后,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资金出现阶段性分流,回购利率的短期波动可能性将会加大。    

  跷跷板猜想

  □大力

  

  牛气冲天的股票市场终于在5月下旬止住了高歌猛进的势头,上证指数在1600点上方开始横盘整理。成交量也逐步回落到每日300亿元左右。与此同时,企业债券也在5月中旬后止住了连续下跌的步伐,10年期企业债的收益率水平从3.90%以上逐步回落到昨日的3.85%左右,行情有所回暖。

  把时间再往前推一个月,我们发现自4月初至5月中旬,上证指数从1300点大涨到了1680点附近,累计成交量逼近万亿元。与此同时,银行间市场长期企业债券自4月初创下历史最低收益率水平之后,大幅上扬超过30个BP,直到5月中旬才止住脚步。

  这使我们联想到长期企业债券和股票市场之间也许存在着某种相关性,而导致这种相关性的,便是长期企业债的主要需求方以及重要的跨市场投资者———保险公司。

  对保险公司而言,企业债和企业股票,属于同一投资对象风险级别不同的投资产品,两者之间应该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即在股票溢价和红利回报较高时,选择股票投资;而在股市走弱时,选择固定收益的投资产品。一个大胆的猜测是,由于股市行情的持续走强,保险资金自四月初开始,降低了新增资金对企业债券的投资规模,大规模的进入股票市场。这在助推了股市行情的同时,也打压了企业债的行情。

  如果这个逻辑是正确的,即由保险资金连接而成的企业债券和股市行情之间的跷跷板关系确实存在,那么一旦股票市场在出现调整或者翻转,必然会有保险资金重新回到企业债券市场上来,届时将可能是企业债券行情回暖的新起点。但是如果股票市场经过短暂的喘息之后继续上扬,那么期望企业债券短期内回到4月初水平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企业债和股票市场之间是否存在这样的关联,相信不久的将来便可见分晓。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