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询价不是儿戏
[□秦洪] 2006-05-31 00:00

 

  □秦洪

  

  中工国际成为“新老划断”后的IPO第一股颇出市场预料,但更出乎市场预料的是众机构对该股询价的报价差距。据媒体报道称,“各券商对中工国际的定价有三种判断:高至9元-10元,低至3.5元-4元,居中的在7元左右”,如此差距就引起了市场的充分关注。

  面对如此定价差距,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的,这反映了不同的行业分析师对公司主营业务风险的不同看法,其实也考验了机构的定价能力和研究实力。因为中工国际在近三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54元、0.54元、0.55元,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但由于中工国际目前的大额订单业务主要集中在苏丹、委内瑞拉两国,不同的行业分析师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中工国际的如此订单业务有着不同的风险溢价,因此,往往会带来不同的估值水平,价格差距较大也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更何况,海外成熟资本市场在新股询价过程中也会出现价格差异,因为对同一商品,不同的投资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着不同的心理价格。如交通银行去年在香港联交所新股询价时的价格区间就在1.95港元至2.55港元,最终新股发行价敲定在2.50港元。如此可以看出,新股询价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不过,我们认为中工国际新股询价区间落差如此之大,依然是难以理解的。虽然石头可能因成色、应用范围不同可卖出不同的价格,但绝不可能卖出黄金的价格。也就是说,在新股询价过程中,不同的行业分析师对同一上市公司的确存在着不同的估值定价标准,价格差距肯定是存在的,但一般均在合理区间内,不可能出现对同一上市公司的估价既有3.5元的,也有10元的。出现如此的新股定价差异,只能讲新股询价制度在某些机构投资者眼里,如同儿戏,甚至不排除部分机构投资者“重在参与”的游戏新股询价机制的可能。不过,可惜的是,在去年黔源电力新股询价过程中其实已出现过这一幕。据当时媒体报道,在“询价期间,部分机构对黔源电力的估值判断出现了明显反差:一家机构给出了一个在4.5元附近的推荐询价区域,而另一家机构则给出了近10元的询价上限”。

  由于参与新股询价各方的研究能力不同、心态不同、目的不同,而新股发行价格的最终确定不可能像目前的“选秀”那样,去掉一个最高价,再去掉一个最低价来确定最终的发行价格,因此,新股询价对象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关系到日后新股询价是否继续会出现中工国际以及前期黔源电力在新股询价过程中的如此价差现象。当然,在新股发行价格最终确定过程中,保荐机构以及主流的行业分析师研究观点还是可能被认同的,而这往往也是影响最终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