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信贷紧缩 或致外资大举涌入
[□本报记者 马斌] 2006-05-31 00:00

 

  □本报记者 马斌

  

  作为抑制需求的主要工具,商业银行信贷毫无悬念地成为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三大手段之一。

  前日,九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严控房地产开发信贷条件,规定项目资本金比例达不到35%等贷款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贷款。而在消费信贷方面,则规定90平方米以上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三成。

  而就在同一天,记者在上海某国有商业银行一家市区支行内,就看到内部张贴的消费信贷指标和达成情况统计,在该支行6名信贷员中,仅半数完成或超额完成指标任务,其他人指标达成率仅在15%~60%间。据了解,截至4月末,上海已经连续10个月房贷负增长。

  同期的统计数据则显示,4月份上海住宅新盘成交量233.46万平方米,比3月份大涨约三成,创下2005年4月宏观调控以来上海楼市成交量颠峰纪录。

  业内人士称,尽管银行信贷在历次房地产调控中都首当其冲,但其不过是支撑房地产需求的资金来源之一。并且,在经历过2003年以来的数次紧缩后,银行信贷在房地产开发和购买环节的支撑力已经被大打折扣。

  “外资几乎是在排着队进来。”上述支行一位行长告诉记者。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截至今年4月份,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市区网点所经手的海外房地产基金项目,总额已经达到超过20亿元。该人士透露,目前有商业银行也介入到外资房地产项目当中,比如对外资收购房地产项目的股权投资提供交易监管,以及为外资地产商的房地产项目开发提供外汇置换贷款。

  而在全国,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网点,或许没有人进行过准确的统计,但是相信一定不会是一个小数字。假若做简单的乘法推算显然是不负责任的,但是,这家支行的现状无疑可以反映外资进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缩影。

  香港房地产资产资本公司主席高广垣指出,央行自2004年年初开始实行紧缩房地产信贷的政策,实际上是给海外房地产基金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紧缩的信贷政策恰恰是众多的海外基金梦寐以求的金融政策。他表示,国外的房地产基金近几年就已经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虎视眈眈。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