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各司其职 稳定房价打响主攻战
[□本报记者 唐昆 □本报记者 柯鹏  ] 2006-05-31 00:00

 

  国土部指出,土地供应是钳制投资扩张最重要的调控手段 本报记者 徐汇 摄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5条具体措施。被称为九部委“十五条”的房地产新政公布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也表示,将密切关注新措施的预期效果,并将履行好各自职能,坚决规范事关百姓利益的房地产市场。

  外汇局:密切关注房地产外资流入

  严格限制外资炒房规则或将很快出台

  □本报记者 唐昆

  

  作为房地产的资金来源之一,海外资金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但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外汇局已经开始加强这方面的监测,而且预计严格限制外资炒房的规则将很快出台。

  4月下旬,国家外汇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副司长孙鲁军对上海证券报表示,外汇局对外资进入房地产和“其他投资”猛增已经高度关注,并且正在积极研究相关对策。在他之前,统计局发言人郑京平呼吁,有必要对关于外资直接进入房地产领域的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此后,4月底外汇局发布国际收支年报,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高度对房地产领域的外汇资金流动进行了关注。据统计,2005年境外机构购买中国建筑物34亿美元,然而由于统计制度的缺陷,大量境外资金投资中国房地产尚未得到确认,这些资金直接促成了国内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

  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在内的诸多学者近期多次呼吁,对于外资通过房地产这个“后门”进入中国的现象,监管当局应该加强限制。而研究对冲基金行为的社科院金融所张杨则发出警告,海外资金在行业上升阶段进入将促成其泡沫的形成,而随后的退出可能引发资金恐慌并导致泡沫破碎。

  国土部:土地供应必须从严从紧

  □本报记者 柯鹏  

  

  昨天,国土资源部在其官方网站撰文指出,土地供应是钳制投资扩张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面对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和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国土资源部门要坚持从紧从严、有保有压的供地方针和政策,在制约投资扩张、促进科学发展中,更好地发挥部门作用。

  国土资源部表示,投资扩张再次抬头,令人不安,也提醒我们必须正确判断经济形势,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措施,及时解决投资增长过快的问题,尤其是克服地方政府对投资扩张的路径依赖,促使经济更加健康平稳地运行。

  而对于投资扩张,宏观调控手段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土地供应政策。国土资源部表示,之所以说土地管理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一是所有投资项目都要落地,没有土地就上不了项目;二是投资所需资金也靠土地,贷款要有土地,花钱也靠土地收入;三是政府可以用“土地换资金”。一些地方政府不仅以土地招商引资,而且以土地作抵押,从银行获取大量贷款。一些地方盲目扩大征地供地规模,以扩大土地收益,增加可自行支配的“预算外收入”。

  国土资源部指出,在目前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仍然偏低的情况下,各地建设用地扩张的速度普遍高于投资扩张的速度。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华东六省一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1%,同期建设用地供应量同比增长44.8%。今年1至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西南某省,批准建设用地量和占用耕地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3%和16%。固定资产投资扩张对土地供应的依赖和对土地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一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