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六年第一季度)(上接A14版)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06-06-01 00:00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二○○六年第一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上接A14版)

  

  (二)积极推动产品创新,丰富市场交易品种及交易工具

  一是开展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满足市场投资者利率风险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的迫切需要。截至2006年3月末,已有18家金融机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将互换交易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予以备案。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名义本金总额达到95.1亿元。二是积极引入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流通。一季度,共有28只公司债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流通规模为468.84亿元。三是逐步扩大企业短期融资券、一般性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促进债券远期交易增长。一季度,债券远期交易量达到340.9亿元。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和证券公司的重组工作

  一季度,共推出10批347家股权分置改革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速度明显加快。截至3月底,沪深两市共有26批768家上市公司完成或进入了股权分置改革程序,占应改革A股上市公司的57%。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进有重组价值、社会影响较大的证券公司的重组工作。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会同山东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分别对天同证券和西南证券进行了重组,在解决证券公司资本金不足、流动性困难等财务问题的同时,着力于促进证券公司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严密的内控机制,加强证券公司的制度建设和创新。

  (四)积极推进保险市场发展

  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规范保险资金投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对保险机构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方式、投资项目范围、投资规模和比例、资质条件以及风险监控等方式进行了规范。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保险市场制度建设。一是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通过强化股东义务、加强董事会建设、发挥监事会作用、规范管理层运作、加强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管理、治理结构监管等方面的要求,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全面提升全行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整体水平,切实防范经营风险,保护被保险人、投资者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二是保监会发布《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规程(试行)》,建立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制度,规范非现场监管工作流程,设立非现场监管操作标准,以提高监管的效率和有效性,增强监管工作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

  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

  2006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美国经济强劲增长,欧元区经济持续复苏,日本经济稳步回升,主要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全球经济失衡仍是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6年4月预计,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4.9%,比2005年9月的预测调高0.6个百分点;其中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分别增长3.4%、2.0%和2.8%,比2005年9月的预测分别调高了0.2、0.2和0.8个百分点。

  (一)主要经济体经济状况

  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一季度,季节调整后的GDP环比折年率增长5.3%。就业状况持续改善,1-3月份失业率分别为4.7%、4.8%和4.7%,明显低于2005年同期水平。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增加,一季度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7%,比上年同期增加0.7个百分点。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1-3月份达196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1.1亿美元。

  欧元区经济持续复苏。一季度,GDP同比增长2.0%。就业状况有所改善,1-3月份失业率分别为8.2%、8.2%和8.1%,仍处高位。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综合消费价格指数(HICP)月均同比上涨2.3%,高于上年同期2.0%的水平,其中1-3月份同比分别上升2.4%、2.3%和2.2%。一季度,贸易逆差为116亿欧元,而上年同期为58亿欧元顺差。

  日本经济稳步回升。一季度,GDP同比增长3.1%。失业率呈下降趋势,月均同比上涨4.2%,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1-3月失业率分别为4.5%、4.1%和4.1%。一季度CPI同比上涨0.4%,而上年同期为-0.2%,其中1-3月份CPI同比分别上涨0.5%、0.4%和0.3%。扣除生鲜食品的核心CPI各月同比均上涨0.5%。一季度,贸易顺差为1.56万亿日元。

  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亚洲的中国香港、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拉美地区的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秘鲁和委内瑞拉等经济体均取得较快的增长。初级商品价格上涨使俄罗斯以及中东的部分国家受益。

  (二)国际金融市场概况

  美元相对其他主要货币总体走弱。3月31日,欧元兑美元、美元兑日元和英镑兑美元汇率分别收于1.21、117.66、1.74,美元对欧元、日元和英镑较2005年末分别贬值2.34%、0.22%和0.98%。

  国际主要债券市场收益率普遍出现上升,但总体仍保持在较低水平。3月31日,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收于4.85%、3.77%和1.77%,较2005年末分别提高0.46、0.47和0.30个百分点。

  全球股市在波动中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势头。3月31日,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收于11109.32点和2339.79点,较2005年末分别上涨3.66%和6.10%;英国金融时报100指数收于5964.60点,较2005年末上涨6.15%;欧元区STOXX50指数收于3507.13点,较2005年末上涨2.0%;日经225指数收于17059.66点,较2005年末上涨5.89%。

  (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

  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于1月31日、3月28日和5月10日分别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现已达到5%,美联储自2004年6月以来已连续16次加息。欧洲中央银行3月2日将主要再融资利率、存款便利和贷款便利的利率分别上调25个基点至2.5%、1.5%和3.5%,这是欧央行自2005年12月1日加息以来的第二次加息。随着日本经济形势的好转,日本银行3月9日决定结束现行的“总量宽松政策”,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由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设立的往来账户余额改为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并将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引导到接近于零的水平。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将回购利率保持在4.5%的水平上。

  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2006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体形势良好。国内需求比较旺盛,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市场价格平稳。但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4 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2%,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23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7.3亿美元。

  (一)国内需求比较旺盛,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消费需求继续加快。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加快。总体来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部分行业、地区投资冲动强烈,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张的压力仍然存在。

  出口增速高位有所回落,进口增速加快。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为142亿美元,同比增长6.4%。

  (二)产出较大幅度增加,企业效益有所提高

  一季度,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0.3万亿元,增长4.5%,较上年同期减缓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2万亿元,增长12.5%,较上年同期加快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9万亿元,增长8.9%,较上年同期减缓0.8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形势开局良好。全国春耕生产进展顺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国家统计局农作物种植意向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预计为1.05亿公顷,比上年增加0.7%。农户对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仍然很高,一季度,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1个百分点;但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小且粮食价格持续负增长,给农民进一步增收带来一定困难。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同比上涨2.4%,其中粮食生产价格同比下降1.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2.2%。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企业效益有所提高。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1%,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工业企业效益水平继续提高。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63亿元,同比增长21.3%,增幅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2006第一季度5000户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家对未来经济走势和行业发展预期较为乐观,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7个季度走高,创历史最高水平。

  (三)各项价格指数平稳回落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平稳回落。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2%,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分类来看,食品价格上涨1.9%,非食品价格上涨0.8%,影响CPI上涨均为0.6个百分点,贡献率各为50%。在非食品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的价格同比上涨最多,分别上涨14.9%、13.9%和26%。总体来看,CPI涨幅回落主要和食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涨幅趋缓有关。

  2、生产价格(PPI)涨幅回落。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5%,比上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燃料动力类、有色金属材料和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6.7%、19.8%和0.2%,黑色金属材料类同比下降3%。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比上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原油同比上涨33.5%,汽油上涨24.1%,煤油上涨24.9%,柴油上涨20.5%,原煤上涨7.6%。各类钢材价格的降幅在6.6%-18.3%之间,铜、铝、铅、锌的价格涨幅在10.5%-38.4%之间。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之差为3.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缩小0.9个百分点,表明企业消化上游价格涨价的压力有所减轻。

  3、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有所下降。一季度,我国出口价格同比上涨0.8%,比上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进口价格同比上涨1%,比上年同期回落9.1个百分点;贸易条件为99.8%,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有所改善。

  4、劳动报酬增加较快。一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657元,同比增长15%。其中,国有单位月平均工资1653元,同比增长15.5%;集体单位925元,增长15%;其他单位1554元,增长13.4%。

  5、GDP缩减指数低于上年同期。一季度,我国GDP名义增长率为14.1%,实际增长率为10.3%,GDP缩减指数为3.9%,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支状况良好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9300亿元,同比增长19.5%,比上年同期加快7.4个百分点;全国财政支出6292亿元,同比增长20.8%,比上年同期加快5.1个百分点。收支相抵,收入大于支出30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34亿元。

  (五)国际收支保持顺差格局

  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格局。经常项目顺差明显扩大,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为160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34%;经常项目顺差增加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有所下降,2005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同比下降43%;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主要是由于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一季度,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外汇储备较快增长。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75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62亿美元,同比多增70亿美元。

  (六)行业分析

  一季度,我国主要行业经济运行正常。从完成增加值情况看,大部分加工行业的生产增长较快,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农副食品加工、通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的增加值同比均增长20%以上。从实现利润情况看,39个工业行业中,绝大多数行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其中,新增利润前五大行业分别是石油开采、交通运输设备、有色金属、电子通信和电力,利润同比增长率最高的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幅在60.1%-96.5%之间。钢铁、化工、化纤行业利润增幅下降,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净亏损98亿元。

  煤电油运供应稳定增长,偏紧的形势有所缓解。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4.3亿吨,同比增长12%;全国发电量60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原油产量4545万吨,同比增长1.7%。运力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铁路完成货运量6.7亿吨,增长4.1%;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11856亿吨公里,增长10.4%;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7.8亿吨,同比增长17.0%。

  1、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是相对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的,它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劳动力投入比重相对较高的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业,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皮革制品、家具、玩具、箱包等轻工业品的生产;二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如电子产品的组装;三是劳动密集的服务业,如商贸餐饮、运输等。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2005年全国15至64岁的人口有9.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在15至64岁的成人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占72%,劳动力素质也相对较高。但我国制造业雇员月平均工资却不到1000元人民币,大约是美国的二十四分之一。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很低,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纷纷来我国设厂或是实行跨国外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2005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603亿美元,是1983年的66倍。从行业分布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特别是制造业中的电子行业和纺织业。这些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多用于出口,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进出口占中国总进出口的59%,外商投资企业实现的顺差占中国总顺差的56%。

  跨国外包,是指跨国公司将生产或服务的一部分转移到人工成本更低廉,赋税更低,企业负担的其它成本也更低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典型的外包业务,有制造业的来料加工,还有更高技术支持领域的项目外包,如软件开发、信息技术电子通讯系统的管理、产品研究和设计、工程设计和模具、客户服务和内部商业运作、第三方物流等。目前,国内企业承接的外包项目仍停留在“来料加工”或以产品生产或加工为主的初级层面上,只能赚取低廉的加工费,处于国际经济链的低层。2005年,我国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416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

  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外包,对我国的出口贡献巨大,同时也在国内市场上形成进口替代,减少了中国对相应产品的进口。2005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只占全国进口总额的5%。

  总体看,通过直接投资和跨国外包将生产和服务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升级的规律。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是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结果,也提高了中国对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需求,反过来促进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有利于世界贸易在更高水平上达到平衡。

  2、房地产行业。2005年实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策和部署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初步得到抑制。但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一季度,商品房新开工和竣工面积明显加快,空置面积继续增加,但部分城市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持续快速上涨。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呈现平稳回落趋势。一季度,全国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93亿元,增长20.2%,增幅同比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1888亿元,增长23.1%,增幅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经济适用住房完成投资62亿元,增长了2.6%,而上年同期下降了13.8%。

  商品房新开工和竣工面积明显加快。一季度,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7亿平方米,增长22.1%,比上年同期增加12.8个百分点。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5657万平方米,增长35.9%,增幅提高22.8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减缓,空置面积继续增加。一季度,全国商品房完成销售面积94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2%,增幅同比回落10.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商品住宅8478万平方米,增长9.2%。3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3亿平方米,增长23.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8.3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6983万平方米,增长19.7%。

  商品房价格继续上涨,但涨幅趋缓。一季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涨幅比上季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新建商品住房售价同比上涨6.3%,涨幅比上季减少1.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大连、呼和浩特、深圳等城市房价继续保持快速上涨势头。

  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放缓。3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2亿元,同比少增296亿元;同比增长12.8%。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一是近年来个人住房贷款发展较快,目前增速减缓是高速增长后的正常调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一直在稳步上升;二是个人信用征信系统逐步完善,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意识和内控机制加强,房地产信贷发展日趋规范;三是2005年3月17日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后,提前还款及全额付款比例上升。3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达3.2万亿元,在全部人民币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15.7%;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2万亿元,在房地产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37.8%。

  房地产业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持整个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继续按照国务院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策和部署,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

  一、我国宏观经济展望

  从消费需求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推进和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需求将稳定增长。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较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从投资需求看,随着“十一五”项目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各地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依然较强,当前在建施工规模扩大、新开工项目增多反映出短期内社会总需求仍有继续扩张的态势,存在着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压力。从进出口看,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有利于我国出口保持一定增幅,但全球经济失衡的加剧导致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价格走势上看,未来我国价格走势虽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从下行风险看,主要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和一般消费品价格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从上行风险看,一是投资快速增长和工业生产加快会拉动上游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二是水、电、石油、天然气和土地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会带动资源价格及公用事业产品价格上涨;三是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会直接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四是国际上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会对国内价格产生影响;五是当前社会资金流动性持续过剩,货币市场利率低位运行,形成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持续膨胀压力。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处在10%左右的高位,再加上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看好,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出现下跌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服务价格、资产价格膨胀压力加大,整体通胀潜在风险需要关注。

  总体看,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投资较快增长有一定的必然性,但要注意到依靠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以及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当前要高度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突出、流动性过多以及全球经济失衡可能给我国带来的风险。

  二、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取向与趋势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加强本外币政策协调,提高调控的主动性,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货币政策主动性

  针对当前银行体系累积流动性较多的情况,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强公开市场操作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增强公开市场引导信贷和利率的调控能力,有效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发挥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作用。

  (二)继续贯彻落实利率市场化的政策

  在巩固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政策的基础上,适当简化贷款的基准利率期限档次,推进长期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完善利率形成机制,提高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引导的能力。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建立适时动态调整再贴现率等中央银行利率形成机制。提高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能力,落实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票据市场利率以及市场化产品的定价机制,合理反映期限和信用风险。完善市场利率监测体系,提高利率政策的调控效果。

  (三)加强政策引导,提示金融机构合理均衡放款,着力优化贷款结构

  及时提示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部门的信贷需求在年度内合理均衡放款,防止贷款出现过大波动,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控制基建等中长期贷款,优化信贷结构。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做好对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相关金融服务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业、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助学和就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鼓励和支持扩大消费信贷业务,有效利用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完善住房贷款定价机制,改进住房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支持合理住房消费。促进贴现贷款业务规范发展,更好地发挥票据贴现业务在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增加流动资金投放中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对“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引导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稳步加大对“三农”的信贷资金投入,扩大涉农贷款业务。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作用,指导农村信用社提高贷款利率定价能力,增强农村信用社发放“三农”贷款的内在动力。加强对农村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监测,做好金融风险防范与处置工作。加强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结算服务。

  (五)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

  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推动债券市场发展,依靠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金融产品创新为重点,加强市场基础建设,完善市场功能。大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和经纪商制度。推动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六)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

  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建立起有效的绩效激励、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督、约束、促进作用。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一行一策”的原则,针对各行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改革方案,有目的、有步骤地分阶段实施。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真正建立起产权清晰、财务健康、监管到位、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为农村服务的金融企业。进一步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稳步推进中小金融企业改革和重组改造。积极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深化邮政储蓄体制改革。

  (七)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和稳定的需要出发,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思路、创新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完善经常项目核销制度,健全非现场核查体系,进一步便利企业和个人用汇。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大对境外投资企业融资支持,稳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规范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加大对非法外汇交易的打击力度。加快外汇市场发展,进一步理顺外汇供求关系。

  

  (报告中专栏文章及表格等略)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