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融资券昨成交高达182亿元,成为银行间最大成交品种 □本报记者 丰和
企业短期融资券昨天承受了今年以来最大的抛压,一天成交量达到了182.15亿元,并且超过央行票据成为银行间债市最大的成交品种。
昨天,短期融资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成交量较前日猛增了112亿元,在当天现券成交总量中,占据了37%的份额。
在成交量放大的同时,短期融资券的收益率快速攀升。其中,部分存续期不到三个月的成交收益率甚至升至3%以上,显然有机构正在急于出手。
种种迹象表明,抛售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基金。统计结果显示,昨天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净卖出量高达82亿元,为前日的4倍。而在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中,基金则是企业短期融资券的最大的投资者。与此同时,昨天承压的还不止短期融资券,以7天回购为基准的浮动利率金融债券也成为抛售的对象。这一类债券则一向是货币基金的重仓品种。
而在银行类金融机构中,城市商业银行昨天虽然表现了38亿元的净卖出量,但是却比前一交易日萎缩了近10亿元。因此,银行应该不是抛售短债的“策源地”。昨天,一家商业银行交易员甚至表示,尽管短期债券面临收益率上升的压力,但是目前流动性仍然较为宽松,因此如果短债价格进一步下跌,仍可以视时机买入。
新股发行造成的流动性压力应该是短期融资券遭到基金出售的重要原因。但是与此相比,对于短期债券的趋势看淡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更大。
央行日前明确表示,将继续加大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并且通过公开市场引导信贷和利率水平。虽然,这一政策取向主要为了控制快速增长的信贷,但却不可避免地对债券市场,尤其是一年以下短期债券形成冲击,短端收益率可能将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从而将对货币基金造成不利影响。
一些资深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新股发行启动,货币基金因机构的赎回已经面临了流动性压力。因此,为了避免今后因短债收益率上扬造成进一步被动,货币基金开始主动选择提前释放流动性。这样操作虽然可能造成其收益率下降,但却可以起到压低资金管理规模,减少今后所受到流动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