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基金公司投资总监 朱平
上海的淮海路和南京路可以说是全中国最繁华的两条商业街。从知名度来看,南京路更胜一筹,但在十年前南京路却感到了明显的压力。因为,那时的上海乃至中国都刚刚处于大规模建设的前期,比如上海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但全国大部分城市却仍没有进入快速建设的阶段。所以来上海的人很多,逛南京路的人也很多,但由于人们还不富裕,所以商品价格并不高,单店销售额也上不去。反观淮海路,以中、高档商品定位,一批海外连锁百货公司也在淮海路落户,如百盛、太平洋。高档的商品吸引了最先富裕的一批人,由于价格高,所以单店客流虽然不高,单店销售额和利润却反而不低,这使淮海路商圈处于明显的上升趋势中。不过十年之后,那句老话“风水轮流转”又似乎应验了。首要原因是中国人在这十年间收入都有了巨大的增长,这也是国内优势消费类上市公司这几年表现很好的根本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中、高档百货商店在中国开始普及,这是百盛在香港有很高的市盈率,大商这样的股票这两年有很好表现的主要原因,因为它们在快速扩张;最后是南京路重新改造,强化了休闲和饮食的功能,成了一个大型的Mall。此消彼长,淮海路的优势减少了,而南京路的优势在增加,所以现在压力转到淮海路上了。
淮海路和南京路的变迁与连锁零售企业的发展是相似的。首先,客户的需求是处于变动之中的,当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之后,连锁业才可能出现,所以中国的超市在2000年之后,才真正进入起飞阶段,而由于国内中西部及大、小城市之间的经济差异,这种增长空间可能还远未到减速的时候,这个现象既表现为这两年苏宁、综超等全国性连锁零售企业利润增长总是超过投资者预期,也表现为国内大部分投资者对此仍是疑虑重重。其次,连锁零售企业对客户需求的把握,决定着一种业态能否成功。比如随着国内新型住宅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几乎被大卖场和便利店完全覆盖,大卖场主要提供一站式价格便宜的日用品,而便利店则在小区内出售主要包括早餐在内的便利食品、烟酒和计生用品,这使得中型超市无法再吸引消费者,所以类似华联超市的中型超市经营压力自然越来越大。最后,连锁零售业的聚集效应明显,当企业规模增长之后,其在物流、库存、采购上将获得巨大的成本优势,从而形成难以逾越的壁垒。聚集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比如宜家的家具设计能力是没有竞争对手可以比肩的;第二个方面是成本管理,由于连锁零售的销售净利润率很少超过5%,但销售额巨大,所以精细的成本管理,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决定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