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高折价难见资金抢购冲动
[□本报记者 贾宝丽] 2006-06-05 00:00

 

  5月份以来,股市在各路资金的关照下,行情十分火爆。而封闭式基金却出现成交不断萎缩,贴水率创年内新高的奇怪现象———

  2007年12月31日之前到期的封闭式基金一览

基金名称 基金规模(亿) 到期日 6月2日累计净值 6月2日单位净值 6月2日收盘价 折价率%

基金兴业 5 2006-11-14 1.0941 1.0941 1.001 -8.51

基金同智 5 2007-3-13 1.7377 1.5452 1.278 -17.29

基金景业 5 2007-3-30 1.4239 1.4239 1.142 -19.80

基金安瑞 5 2007-4-28 1.4206 1.3506 1.064 -21.22

基金普润 5 2007-5-8 1.4632 1.4632 1.159 -20.79

基金久富 5 2007-5-20 1.6260 1.6260 1.270 -21.89

基金金元 5 2007-5-27 1.4886 1.4576 1.119 -23.23

基金普华 5 2007-5-28 1.1225 1.1225 0.855 -23.83

基金汉博 5 2007-5-29 1.5223 1.5123 1.180 -21.97

基金兴科 5 2007-5-30 1.7217 1.6209 1.273 -21.46

基金通宝 5 2007-5-30 1.3258 1.3258 1.028 -22.46

基金金鼎 5 2007-5-31 1.6513 1.6173 1.237 -23.51

基金裕元 15 2007-5-31 1.8920 1.3430 1.030 -23.31

基金景阳 10 2007-6-30 1.9965 1.6725 1.318 -21.20

基金裕华 5 2007-7-1 1.6818 1.5315 1.126 -26.48

基金安久 5 2007-8-30 1.3786 1.3786 1.059 -23.18

基金同德 5 2007-11-30 1.6635 1.5565 1.170 -24.83

基金隆元 5 2007-12-29 1.2391 1.2391 0.880 -28.98

基金兴安 5 2007-12-29 1.5404 1.5344 1.110 -27.66

基金景博 10 2007-12-31 1.5445 1.2865 0.996 -22.58

  表格制作:贾宝丽

  □本报记者 贾宝丽

  

  封闭式基金的走势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在市值净值差额高达400多亿的低风险套利机会连续出现三周后,市场不仅没有出现想象中的正面反应,54只封闭式基金的加权贴水率反而再次创出年内新高。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要冷静看待封闭式基金后市行情。

  加权贴水率达41.33%

  截至2006年6月2日,54只封闭式基金的市值总额为699.188亿元,净值总额为1184.906亿元,两者相差489.71亿元,比前一周整整高出40亿元,这一差额再次创出历史新高。同时,54只封闭式基金的加权贴水率也创出年内新高,达到41.33%。

  上一周,基金兴业的折价率又回到了8.51%,28只小盘基金的加权平均贴水率为24.38%。规模在20亿(包括20亿)以上的26只大盘基金中,除基金天华的贴水率为35.36%之外,其余全部在40%以上,26只大盘基金的加权贴水率为45.44%,最高的基金同盛为48.58%。

  短期套利空间40亿

  尽管54只封闭式基金市值净值差额高达489亿元,但近期能够看得见的低风险收益占据的份额却并不多。资料显示,从现在开始到2007年12月31日,将有20只基金陆续到期,这20只基金的规模合计为120亿,占封闭式基金总规模的比例不到15%。

  根据上周五的数据统计,这20只基金的市值总额为133.345亿元,净值总额为173.934亿,两者差额为40.589亿元。也就是说在2007年12月31日之前的一年半的时间内,能够看得见的低风险套利收益大概在40亿元左右,且这一部分收益还将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

  冷静看待后市行情

  到期日临近,折价率创新高,市场似乎并不买封闭式基金的账。银河证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群航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股市、权证的火爆行情分散了投资者的目光。第二,市场对于封闭式基金到期“封转开”消息的疲惫。王群航表示,“到期封转开”已经被市场炒熟,将来只有“提前封转开”可能才会有吸引力。

  此外,部分基金公司在“到期封转开”预期下,正在将封闭式基金“做僵”的消息也影响了市场对封闭式基金的积极性。据业内人士透漏,第一个到期的基金兴业目前的股票仓位大概已经降到了10%左右,这样一来,以往具有“偏股型基金”绩效特征的封闭式基金就迅速变成了“偏债型基金”,甚至有可能会变成“债券型基金”。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这种逐渐“变性”的基金恐怕很难受投资者欢迎。

  由此,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在投资封闭式基金时应保持冷静,可重点关注一些2年内到期的小盘基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