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者目前关心股市远胜于楼市 |
|
□特约记者 薛明
投资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说近期最明显的投资轨迹转移迹象是大量资金走在从楼市到股市的路上,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否认。
投资分析师林经理:
楼市、股市“折返跑”
林经理是上海一家投资咨询公司的合伙人。从上世纪末开始,股市与楼市此消彼长的投资历史,林经理见证了全过程,也主导着他“冰火相联”、大起大落的人生。2002年时,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证券分析师终于在股市的急转直下中受到重创,黯然离市。从2003年开始,林经理创办了这家公司以房地产投资和股票投资为主要顾问服务内容的咨询公司,当时是上海房地产市场相当红火的年代,一如当年的股市。
2004年记者刚认识林经理时,他还在上海物色各类房地产投资分析专家,来担任他的地产投资分析师。而如今,林经理称已经全线放弃了房地产理财业务,每天对着电脑屏幕的实时走势,股市带给他的兴奋与激动溢于言表。“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就像2001年的股市一样,也许以前的股民们更能理解现在的楼市投资者,因为他们见过什么叫真正的宏观调控。”林经理介绍。
据林经理回忆,在他的顾问经历中,一个典型的楼市到股市投资的成功案例是香港的刘小姐。1999年末至2000年初,在上海楼市仍未摆脱低迷的时候,从香港来上海的刘小姐开始低调收楼。古北一个楼盘她一买就是四套,而且通知中介经纪人“有卖房子的就告诉我”。当有人表示不解时,刘小姐只称“这是好房子”。但是从2003年开始,刘小姐又在楼市最热的时候悉数清仓,“现在看来,她绝对是因为在香港经历过投资起伏,看得懂。”一位房地产律师称。从2004年底开始,刘小姐将大量楼市得来的利润投向了股市。
像刘小姐这样从楼市转入股市的投资人到底有多少,目前无法明确统计。林经理提供的一个数字或许可以说明问题,温州市一家证券公司的某营业部在5月份时平均每天收到的保证金达5000万元。而这个数字背后是近10个亿的温州民间资本入市。“虽然也有不少温州投资客在房地产投资中被套,但现在进入股市的这些巨额资金中,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上一轮房地产投资收益。”林经理称。
“不买房人”小张:
挺到了今天
有人说前一轮的房地产高速增长,摧毁了一批本应茁壮成长的准中产家庭,因为高房价吞噬了他们大量的自有资金。令上海的张先生自称庆幸的是,他终于挺到了楼市趋冷,股市兴起的时代。
2003年开始,刚刚工作不久的张先生在无力买房的时候见证了房价连续三年的急速上涨;在有实力买房的时候不甘于拿出所有的积蓄;在决心加入不买房运动的时候,找到了另一个投资热点—————股市。这个门槛不高,但前景不错的领域,让29岁的张先生心动不已。
小张进股市是在一位北京某金融部门工作的朋友带领下开始的。如今,他的一只航空股已经在短短三个月内净赚1.3万元。金融人士介绍,从去年9月开始,房地产价格的高位整理与股票市场的底部盘整同时进行,这已经暗示着一部分先知先觉者隐蔽但积极地将自己甚至周边人的资金从房地产市场转移到股市。
“如果以后的普通商品房供应充足,我有希望一边买上负担不重的房子,一边从股市中获利。”张先生称。
地产老总宋兵:
楼市支撑股市
宋兵(化名)是上海一家商业地产公司的老总,同时也是一个股票投资人。“没问题,大量买进股票。”“国六条”下发的第二天,宋兵这样对记者说。颇有意味的是,这位地产公司老总吃进的是地产股。
随后几天, 光大证券、天相投顾、国金证券等证券公司纷纷开始点评地产股趋势,优质地产股可能会因势“反弹”成为证券公司共识。分析人士均表示,“国六条”的出台使悬在地产股头上的利空阴影终于释放,地产股短期回调恰恰给长线资金和新增资金提供了战略建仓的机会。而相比住宅类开发企业而言,以非住宅类开发和收租业务为主的公司将获得投资者的更多青睐。
但是,宋兵的理由并不止这些,与新政的洗牌作用相比,他更看好外资对楼市的支撑。宋兵称,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没有结束的前提下,大量外资仍然会选择进入或滞留在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等待获利。“我的判断是,只有到人民币升值预期结束,外资大量撤出之时,国内房地产市场才会出现真正的盘整。而这一局面到来时间可能是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