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公司定向增发计划可能“搁浅”
[□本报记者 张喜玉] 2006-06-08 00:00

 

  受宏观调控影响,部分房地产投向上市公司其定向增发前景面临考验 本报记者徐汇摄
  □本报记者 张喜玉

  

  大盘的“风云变幻”,放大了定向增发公司面临的价格倒挂风险。昨日公布定向增发预案的G天士力当天收盘价就已跌破增发底价。据统计,截至昨日收盘,两市已有G栖霞、G厦钨等9家拟定向增发公司出现了价格倒挂现象。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的行情走势之下,部分长期价格倒挂公司的定向增发计划可能“搁浅”。而据记者了解,个别公司确有延缓定向增发时机的想法。

  与以前的再融资公司以招股意向书公告日前若干个交易日的均价作为发行定价基准不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后提出定向增发计划的上市公司,多数以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作为增发定价基准日。也就是说,增发底价确定日与增发实施日之间一般都有一个长达月余的“时间差”,这实际上对定向增发公司把握未来股价走势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定价基准日到增发实施这段时间内公司股价出现大幅下跌,致使增发实施时的市价接近、甚至低于增发底价,那么考虑到成本因素和锁定期风险,机构投资者的认购积极性必然受到挫伤,定向增发就存在失败的可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时间差”的存在,近期大盘跌宕起伏的走势,放大了定向增发公司价格倒挂的风险,一些处在景气下降行业或者缺乏增长潜力的公司,很可能会在股价持续下行的过程中,面临被潜在认购对象“抛弃”的窘境。

  在目前倒挂风险越来越大的环境之下,定向增发过程更像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一场“博弈”。增长潜力大、有底气的公司拥有更多“要价”的资本,能够定出较高的增发底价。比如说像G老窖、G天士力这样有独特竞争优势并为机构投资者广泛看好的公司,可能就不太在乎一时的价格倒挂。相反,那些前景不太明朗的增发公司,如果它们将定价基准日定在上一轮股价上涨阶段当中,由于定价过高出现价格倒挂,从而丧失了给予认购者价格优惠的唯一优势,定向增发计划就很难实施了。

  这种看法在记者采访中也得到了证实,一家已经出现价格倒挂的定向增发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的定向增发计划还在"走程序",但在认购方面也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目前正在尽力和机构投资者做沟通。由于此次的定向增发价格难以更改,不排除另择定向增发时机的可能性。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