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涨单满 造船业驶进黄金海
[□本报记者 索佩敏] 2006-06-08 00:00

 

  2005年中国船舶制造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达43.48%和147.5% 资料图
  □本报记者 索佩敏

  

  “目前我们累计手持船舶订单达到800多万载重吨,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2010年。”昨日,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如此对上海证券报表示。今年以来,随着航运业持续高走,船价持续上涨,国内各造船企业也迎来了造船的黄金期。

  造船业黄金期

  “现在的船价比两年前高多了。”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房惠民掩饰不住兴奋之情。据他介绍,以巴拿马散货船为例,2年前的价格约为2000万美元/艘,现在已经涨到了3500万美元/艘,涨幅约为75%。

  与此同时,新船的订单也是源源不断的上门,上海几大造船厂纷纷表示,目前的订单非常饱满,生产计划最早也排到了2007年,船东想在此之前“插队”已无可能。

  中国造船业的火爆,源于全球造船市场的兴旺。2003年起,航运市场开始复苏,出现运力供不应求、运价大幅上涨的情况,全球各大船公司也开始大量订造船只。受此行情影响,世界造船市场在2002年底走出低谷,并迅速复苏,2003年至2005年出现了多年难得一遇的火爆行情,其造船产量、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创历史新高。在行业全面复苏背景下,我国造船工业也迅速崛起。

  根据国信证券的分析报告,2005年中国船舶制造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达43.48%和147.5%,均实现高速增长,我国造船行业迎来了黄金期。

  终需技术创新

  “目前我们的生产任务排到2008年,再往后我们也不肯接了,风险太大。”房惠民透露,其理由有两点,一是航运低潮期迟早会显现;二是由于外国船东多以美元支付,远期人民币升值会带来汇率风险。

  但是各造船企业也看到,被动的等待规避风险不是长远的发展途径。“还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沈兴宝如此认为。据他透露,目前我国造船业虽然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三,但是还是以量取胜。在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品种如液化天然气LNG船、海洋工程浮式生产储油轮、超大型集装箱船上,产量还比较少。“同样都是重量在7.5万吨左右,5600标箱的集装箱船价格是散货船的2倍。”房惠民告诉上海证券报。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昨日公布的统计显示,目前全球大型液化石油气运输船新订单的约八成被韩国企业获得。

  而根据中船集团的目标,2015年中国要超越日本、韩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要达到这个目标,只能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大高附加值船型的比例。”沈兴宝表示。

  据房惠民透露,沪东造船承造的第二条LNG船近期即将下水,截至目前该船厂已经接到了5条LNG的订单。“预计再过几年,我们能够达到每年3条的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中船工业集团还在长兴岛投资了全新的造船基地。这条岸线长达8公里的造船基地,计划在2015年实现造船能力8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基地。2008年中,一期工程即江南造船厂的搬迁就会完成。“以后的长兴基地将以建造LNG、海洋工轮船、VLCC(超大油轮)和超大型集装箱船为主。”沈兴宝如此表示。

  而据中船集团有关人士透露,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目前已签约新船订单300多万吨,2008年将交付首制船。“这个全新的造船基地,将是我国冲击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重要砝码。”

  2005年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十强

排名 企业名称 万载重吨 母公司

1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232.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2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217.0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

3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117.0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

4 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76.0 无

5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9.4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

6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46.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7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41.8 中远集团与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合资

8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40.1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

9 上船澄西船舶有限公司 39.3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

10 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金陵船厂 25.1 长航集团

  索佩敏整理

  造船企业牵手钢企消化成本压力

  钢材是造船的主要原材料。钢价上涨就会加重造船企业成本。如何消化这一成本,正是目前各造船企业的心头事。

  据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房惠民透露,以一艘7.5万吨的巴拿马散货船为例,大约需要用钢材1万吨,钢材价格每上涨1000元,成本就要增加1000万元。

  面对此情况,江南造船集团企划部主任沈兴宝呼吁,“造船企业应该与钢铁企业结成更加紧密的联盟。”据他介绍,目前各造船企业有部分也与国内主要钢铁企业结成了长期供货的伙伴关系,“但是这种联盟还比较松散。”因此沈宝兴建议,国内的造船企业应该考虑与钢铁企业通过互相参股的方式,共同抵御钢板价格波动造成的风险。

  不过这样的想法目前也有实施上的瓶颈。据一位造船业的资深人士透露,目前全国造船用的钢材一年消耗量为300万至400万吨,而去年全国钢材产量为3.97亿吨,船用钢材所占比例仅为1%。而船用钢板由于需要船级社检验,造成了钢铁企业生产船用钢板积极性不高。(索佩敏)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