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航母”启动 货币基金又临大考
[□特约记者 麦佳] 2006-06-14 00:00

 

  □特约记者 麦佳

  

  IPO开闸是近期货币基金大规模赎回的“元凶”。本周新股“航母”中国银行正式开始路演,有基金公司人士预测称,中行IPO 将冻结6000至10000亿资金。货币基金能否应对自诞生以来首次IPO大考,是业内近期最为关注的话题。

  流动性管理

  “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打提前量抛掉一部分债券,应对赎回。”一位货币基金经理颇为无奈地表示:“其实之前管理层酝酿发行新股的时候,我们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形,并开 始逐步作准备,按照一定的比例变现手中债券,应对流动性风险。”

  华宝兴业货币基金经理王旭巍认为,短期内货币基金流动性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一方面是中行发行使巨额资金冻结,给市场形成实实在在的资金压力,另外就是流动性变紧的预期造成的压力。各金融机构预期流动性会变紧,或者说至少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且收益率水平会进一步升高,因此更愿意保留资金,等待更好的收益率水平。

  “这样的隐患就是货币基金只能享受到大约1.2%、1.3%的组合静态收益,而无法从交易中获得资本利得收益。这样一来,除了IPO抽血的影响,货币基金收益率的下降会诱发又一轮赎回。”一位基金经理如是告诉记者。

  在这样险恶的情况下,管理层向基金公司发送了风险提示函。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打招呼”的情况也不断发生。“就是怕风险太大,引发市场恐慌。”市场人士这样评价。

  “规模小的基金稍好一些。对于同样10%的赎回量,200亿的大基金必须拿出20亿来应对,而一个20亿的小基金只需准备2亿现金。”基金经理说。

  王旭巍认为:目前债券市场压力明显,短期市场流动性不足仍可能造成大幅下跌,中行之后,流动性改善,央票利率可能趋稳,甚至小幅下降,市场可能会迎来短期的反弹。

  “中行IPO之后对货币基金的冲击要小得多。毕竟之后的有些新股也不值得机构资金大动干戈去申购,我们的投资者教育工作也会好做的多。”一基金公司人士说。

  风控考验

  据记者了解,在很多基金公司,高管们非常关心货币基金的规模,一有管理费进账,二能扩大公司资产管理总量。而销售部门对于货币基金规模上不去的解释是基金经理收益率做得不高,因此,基金经理虽然个个都清楚地意识到其中的风险,但是“作高收益率”成了硬性任务,必须完成。

  作风“激进”背后隐藏的风险这次彻底暴露无遗。

  “一些合资基金公司的风控作的确实好。比如一家合资基金公司长期以来收益率保持在1.3%这一组合静态收益率左右,并不代表基金经理没有水平,而是公司的高管意识到风控的问题,严格按照货币基金现金管理工具的定位去运作。这样的做法值得业内借鉴。”上述基金经理评价说。

  南方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刘情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历了股市走牛、债市走熊、IPO开闸影响之后,货币基金更应该向现金管理工具这一本质回归。基金公司也要尽量防止那种只呆一两天利用货币基金套利的大资金进入摊薄持有人利益,保护长线投资人的利益。”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