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奇》 改变汽车工业的六巨头 Six Men Who Built The Modern Auto Industry 理查德·约翰逊 (Richard A. Johoson) 著 毕香玲 刘颖 译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
|
□陆伟飞
眼下,中国的汽车业风起云涌,多少英雄故事正在或正要上演。《传奇———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倒是能给我们这个后起的行业以诸多启示。六巨头都有特别的禀赋,都改写了世界汽车历史的某个章节,也都存在致命缺陷。也许是站在了权力的顶峰,太想保住自己的位置,他们在晚年大都产生了专制的倾向。福特二世排斥艾科卡、艾科卡压制卢茨,都未逃脱这个宿命。
豪门恩怨
老亨利·福特80多岁了,身体已经残疾,神情时常恍惚,但是公司帝国的权柄依然紧紧抓在手中。跟中国的专制君王一样,他需要身边有个对他忠心耿耿的人作耳目,掌握公司各层面的一举一动。但是他挑了一个危险人物———贝内特,一个流氓、黑社会头子。那人在福特建立了“东厂”———服务部。贝招募了3000名流氓、暴徒,安插在公司的各个角落,监视流水线上的工人、各级管理人员,甚至是福特的傀儡总裁———老亨利的儿子埃兹尔。哪怕是轻声抱怨,都会招来无情惩罚。老亨利默认贝内特这样胡作非为,因为他需要控制局面。
然而老亨利毕竟是越来越不济,软弱的埃兹尔去世后,他25岁的儿子小亨利·福特被紧急从海军中召回,进入公司接受“储君”训练。小亨利知道一时无法与贝内特抗衡,只得暂避锋芒。但继位后第二天,小亨利便来到贝内特办公室,告诉这个黑社会头子,他被解雇了。根据事先拟定好的名单,贝内特党羽被一一清除。小亨利由此自立乾坤。
但是同样的伎俩,在30年后,却变成了世界汽车业的一大笑柄。汽车天才艾科卡此时已在福特任总裁。石油危机正让汽车界转变思路,本田在小排量汽车项目上取得巨大成功。艾科卡欣赏这种思路,对本田宗一郎推崇备至,他在福特内部极力推动小排量汽车。不幸的是,亨利·福特二世跟他爷爷一样,越来越刚愎自用。他发现艾科卡的光芒已经遮住了自己曾经拥有的荣耀,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把艾科卡赶走。他聘请私家侦探调查艾科卡是否有中饱私囊的行为,可经过半年调查,花了200万美元,却一无所获。1978年7月,福特二世召见艾科卡,告诉他将在10月被解雇。艾科卡离开福特时,福特刚经历成立以来获利最高的两年。
中兴名臣
很快,艾科卡加盟了正处破产边缘的克莱斯勒。对内,他借鉴福特公司“精明小子”(最初由退役士兵组成的财务分析小组)的做法,为新东家建立了严格的财务制度;对外,他要让消费者重新树立对克莱斯勒汽车的信心。同时他还要游说国会,让他们批准政府注资,拯救克莱斯勒。这些,他居然都成功了。
接下来,艾科卡要实现他在福特时无法实现的愿望———进军微型面包车了。1983年,艾科卡终于如愿打入微型面包车领域,把全球的汽车制造商都拖入了这场竞争。微型面包车带来的利润让克莱斯勒的资金迅速地周转起来。
艾科卡创造了奇迹,但他在克莱斯勒压制了一位天才设计师———鲍勃·卢茨。卢茨为克莱斯勒的中兴立下汗马功劳,并已经成功担任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实际上成了艾科卡的第一副手。但1992年艾科卡退休时,他把位置给了另一个鲍勃———鲍勃·伊顿。克莱斯勒实际上进入了双寡头时代。1998年卢茨退休,依然对此耿耿于怀。2001年的一个晚上,通用汽车总裁瓦格纳找到已经69岁的卢茨,跟他共进晚餐。瓦格纳想找个真正懂汽车的人帮他重振通用。卢茨心动了,成为了通用的副董事长,由他重新打造一支可靠的设计队伍。传奇仍在继续。
鲇鱼效应
艾科卡心目中有两个精神领袖,一个是老亨利·福特,另一个就是本田宗一郎。本田也是草莽出身,性情粗野,但浑身充满创造力。日本战败后,由于燃油管制,许多汽车无法行驶。本田灵机一动,把军用的小型发动机安装在自行车上成为助动车,立即成为畅销货。1948年,本田公司成立,此后12年,本田摩托车占领了全球市场。1962年,本田在日本推出它的第一款汽车———S500跑车,1970年,第一款本田汽车登陆美国。
但真正让本田功成名就的还是其革命性的CVCC发动机。又是石油危机造就了英雄。这款十分省油的发动机一经装备到思域轿车推向美国市场便卖疯了。之后的雅阁在美国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本田一下子进入世界大型汽车制造商行列。
这让不可一世的丰田感觉到巨大压力,以标准化生产线、严格的质量控制为自豪的丰田也不得不应对来自本田的挑战。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更加活跃。
另一条鲇鱼是德国巴伐利亚的宝马公司。有宝马的存在,同属日耳曼血统的戴姆勒—奔驰就绝对不敢掉以轻心。
1959年,要不是电池制造商匡特的收购,宝马便很可能沦为戴姆勒的零配件供应商。匡特重振了宝马,却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控制他的公司。他把接力棒交到了年轻工程师冯·金海姆手中。金海姆发现了公司的症结所在:腐败透顶的经销网络在大量吞噬着宝马的利润。他要削藩,重新打造一个高效廉洁的营销网络。他除掉了匡特的助手、腐败网络的核心哈恩曼,由宝马自己成立了全球性的分销公司。卢茨帮了金海姆不少忙。
接下来就是产品的问题了。金海姆要做的就是紧盯着戴姆勒的一举一动,并伺机超过它。宝马显得更加灵活,在新技术运用和新产品开发上总能先奔驰一步。宝马成功推出3系后,奔驰也不得不推出了它的低端产品“奔驰娃娃”。到上世纪80年代末,宝马7系销量首次超过奔驰S级,迫使梅塞德斯全面检讨自己的产品战略。1992年,金海姆即将退休时,宝马的销售额首次超越了奔驰。
给疯子和狂人足够的空间
前几年,汽车狂人李书福为了生产有屁股的轿车而奔走呼告,因为他发现发改委三厢轿车生产企业名单中,并没有吉利的影子。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重庆隆鑫、力帆、宗申这三大摩托车厂商。吉利在李书福的策划手段下终于拿到了“准生证”,吉利、美日、美洲豹都顺利下线了。而另外三家摩托车厂只有力帆有样车下线。有人说,中国的汽车产业如能像当年的彩电那样放开,今天,中国自有品牌的汽车或许已经占据世界一席之地。以前,我们有个一厢情愿的思路,希望能以市场换技术,因此由国家主导引进外资。但许多年过去了,并没有看到大型国有汽车集团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反而都被夹在多个外商中间,资源被分散,利益受制约,很难另起炉灶。
一种事业的大踏步前进需要天才和狂人,而养育天才和狂人,让他们真正发出光芒,没有一个他们能自主决策的环境,是根本不可能的。产业的发展,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和管理,更重要的是精神、执着的心。发展任何一种产业都不是单纯地为了跟所谓国外大鳄进行对抗,若果真如此,倒是应该先养好民族企业再放大鳄进场,而不是重点扶植近卫军跟他们作战。
给疯子、狂人足够的空间,或许我们也会有亨利·福特和本田宗一郎,有了能摆脱疯子、狂人们历史宿命的制度设计,中国的汽车业就能创造更神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