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骤增 群雄逐鹿平板电视
[□本报记者 陆琼琼] 2006-06-19 00:00

 

  资料图
  平板电视三大走向

  从耐用品到快速消费品

  国泰君安的秦军认为,如果平板电视一直停留在价格战那将是死路一条。“厂家应该把平板电视看作一种快速消费品,因此在营销方式和消费者体验方面进行改善。 ”

  大尺寸液晶成主导

  来自赛诺的最新数字显示,在与等离子的竞争中,液晶电视稍占上风,以120亿元的销售额抢占了24.2%的市场,后者则以97亿元取得了18.9%的份额。苏宁电器彩电部经理陈燕飞告诉记者,由于液晶屏能耗小,颇受中国家庭的喜欢。

  3C融合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表示,在3C融合的大趋势下,各种家电、数码、IT、通信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已成为必然。城市消费者对购买平板电视功能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对于平板电视产品的多功能需求,预示着平板化、数字高清化、3C融合化正成为彩电市场发展的主题。 (陆琼琼)

  □本报记者 陆琼琼

  

  世界杯的火热同样燃起了购买平板电视的热情。

  记者从各大家电连锁及彩电厂家获悉,平板电视从5月下旬开始持续旺销,势头比黄金周还要强劲。

  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预测,今年全球平板电视的销量将达到4000万台以上,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将达到500万台,与去年相比,增长率分别为60%和268%,并且今后5年内,全球平板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利润将向大公司集中

  专家认为,平板电视一再受到追捧主要因为其价格越来越平民化,32英寸液晶跌近6000元,42英寸的液晶电视也已降到万元左右。“液晶”、“等离子”甚至“光显”电视越来越多地成为老百姓的座上客。

  当然彩电厂商早已看到了这种市场潜力。 海信、厦华、夏新等在2004年就已踏上了平板电视之路。进入2005年,TCL、康佳、长虹等也先后加入。松下、索尼、夏普等日本主要电器生产商也纷纷增大平板电视的产能。

  厦华电子新闻发言人魏自力预计平板电视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因为在国内平板电视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产业,处于产品导入期。

  对于行业走向,国泰君安分析师秦军表示:“价格下跌幅度过大,利润太薄,而且电子元器件技术进步迅猛,致使旧产品的盈利能力大大削弱,彩电公司的前景普遍不乐观。但从行业来看,这是加速洗牌的过程,利润将向大公司集中。”

  洋品牌价格“水分”多

  但由于诸多厂商加入平板大战,而且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因此价格战也异常惨烈。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平板电视价格平均降幅在30%以上,部分产品价格甚至下跌近一半。目前合资品牌的均价是国产品牌的1.5-2.5倍,而专家表示,1.2-1.6倍才是合理价差,因此洋品牌仍有相当的下跌空间。

  门槛在于液晶面板

  平板电视的价格一降再降,而建设一家生产50英寸以上面板的新工厂却要耗资40亿美元,这是厂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其实,平板电视的门槛在于液晶面板。”秦军说。

  国内以京东方、上广电为代表的液晶面板生产商所使用的仍然是第五代生产线,彩电厂商的面板原料基本从国外进口。国际上也主要集中在韩国三星、日本索尼、夏普等厂商。

  “平板电视的价格之所以还比较‘贵族’,就是因为进口面板的成本太高。”秦军说。国际上最先进的面板生产线已经达到第八代,由于生产的单片面积提高,更适合切割大尺寸的面板,这使最终产品的价格更为经济。

  国内厂家并非没有考虑生产线的更新换代,但是不仅更新的价格昂贵,在技术指标上也达不到国际标准。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