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和大学为何隐瞒收入
[□吕翔] 2006-06-20 00:00

 

  □吕翔

  

  6月19日上午,北京市统计局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违反统计法,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一事召开行政处罚听证会。据悉,由于北大一院2005年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少报5163万元,导致全市2005年职工人均工资水平降低了10.95元。北京市统计局在检查中发现,18家医院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少报1.7亿元,24所大学劳动报酬指标少报5.8亿元,共计7.5亿元。这42家单位使全市职工人均工资水平降低了159元。

  医院和大 学不约而同地少报劳动报酬,暴露出他们对暴利的掩盖意图———这其实也是所有垄断性行业的通病。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真实收入呢?

  医院的收入高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与2000年相比,卫生部门管理的医院院均诊疗人数下降4.7%,而院均收入却增长了69.9%。这显然是患者承担了更多医疗费用的结果。医院职工的高收入,正是通过向患者身上无限制转嫁成本和无节制榨取利润完成的。

  相比之下,大学职工的高收入则常常不为人所知。近年来,大学学费持续上涨,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指出,全国高校的人均学费近20年间上涨了25倍。如果再加上大学期间的住宿费和生活费,平均每个大学生4年花费需4万多元。高等教育收费过高,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

  在学费上涨的背后,则是大学职工收入的快速增长,成就了一大批教育白领。而且,由于“旱涝保收”,大学成为理想的就业场所,许多人通过各种门路挤进大学,导致各个大学职工人数急剧膨胀,造成了大学非教育成本的直线上升,而这些成本,无一不是转嫁给了学生。

  为了掩盖这一点,无论医院、大学还是其他垄断性行业,即使出于本能也会少报收入,这种掩盖对他们而言至少有几个好处:

  其一,可以永远哭穷,不停地伸手向财政要钱。

  其二,可以为乱收费等不法行为寻找最佳借口。现在,无论是医院还是大学,都喜欢将乱收费等问题归结到财政拨款不足这一因素上来,以此作为继续乱收费的幌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2003年,财政补助收入增加占医院总收入增加额的9.4%。教育的投入也是在快速增加。从1996年到2004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递增13.2%,预算内教育经费年均递增16.2%,均超过了同期GDP年均递增9.1%的水平。对于财政部提供的这些数据,几乎所有大学都避而不提。

  其三,可以避免因收入增长过快而引起公众的反感。某个行业通过辛苦劳动取得再高的收入,人们也会给予理解,但是,当某个行业的高工资高福利待遇,是通过向公众转嫁成本,甚至通过损害公众的利益取得的,就容易招致公众的抵触和质疑。医院、大学不约而同地隐瞒职工的真实收入,显然,他们的高收入损害了公众的利益,因此才显得底气不足,只好遮遮掩掩。殊不知,这种做法只是欲盖弥彰,反而更容易令公众产生怀疑和不满。

  笔者要说的是,如果高收入既合法又合情合理,何必怕示人?如果高收入来得不理直气壮,何不早日更正?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