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建军
在计划将三成以上的经营性国资纳入上市公司、大幅提升上海国有资产资本化水平的同时,上海国资委还将通过直接持股上市公司,加速提高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水平。记者获悉,正在操作中的上港(集团)整体上市工作完成后,从未曾在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亮相的上海国资委,将会出现在其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据介绍,《上海市“十一五”国有资产调整和发展专项规划》提出把三成以上的经营性国资集中到上市公司 ,目的是调整国有资产布局,加快推进上海国有资本从传统产业、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集聚。按照规划,到2010年,上海50%左右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将集中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80%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分布在大型、特大型控股公司(集团),80%的制造业大型企业国有资产主要集聚于开发区、园区、基地。
然而,资产资本化仅仅是打破了资产部门化、凝固化的原有利益格局,使得推动优质资产和资源向关键产业领域和优势企业集聚有了可能。但国资真正要形成流得动、调得动、能联动的机制,还取决市场化运作基础上的证券化水平高低。也就是说,只有上市国企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自如地进行资本运作,包括进入需要国企发力的战略性、前沿性、前瞻性产业,以及从一些一般竞争性行业中有选择地退出来,才能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国资要形成这样顺畅自如的“吐纳术”,前提是需要国资部门更多地直接参与到资本市场中去。记者了解到,正是基于此种考虑,在上港集团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时,上海并没有采用像农工商集团改制时由大盛资产有限公司代替国资部门持股的做法,而是由上海国资委直接出面担当了第一大股东。正在重组中的锦江集团等企业,也可能采用类似形式。
上海市国资部门“跳”过中间层公司,直接走到资本市场的前台,主旨仍然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国资的保值和增值。上海市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汪胜洋指出,上海国资委在提高国资证券化水平过程中,并不是通过资本市场减持掉所有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而是走股权混合化所有制的道路。提高国资的资本化和证券化水平,除了提高国资流动性的考量之外,还有改善国企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意图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