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2006-06-23 00:00

 

  资料图
  投资过热,这一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顽疾,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显得格外醒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3%,增幅在2004年实施宏观调控后首次迈过30%的关口。

  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带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过快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那么,如何看待当前投资的增长速度呢?

  “此快非彼快,应该客观地看待当前投资增速问题。”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王元京说,2004年固定资产的投资增幅也比较高,但当时投资结构不合理,中间大,两头小,引发了煤电油运等瓶颈问题,而且对国际市场初级品的需求、环境压力都比较明显。但这一次的高增长表现为两头快,中间慢,尤其是没有出现大的瓶颈制约,总体来讲投资结构变动符合“十一五”规划方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当前投资的高增长,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必然伴生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看,投资增长有其合理的一面。”

  投资结构变动符合“十一五”规划方向

  但另一方面投资高速增长传递出的危险信号绝不容忽视。

  经济学家分析认为,首先是增大了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增速过猛与货币信贷投放偏多相互推动、互为因果。一方面,贷款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投资的高增长;另一方面,投资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了信贷规模的扩大。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一旦市场需求变化,势必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银行呆坏账增加,金融风险加大,影响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

  投资信贷恶性循环增大经济运行潜在风险

  “当前的投资增长也存在体制方面的缺陷。”张立群说,我国投资增长模式是一种依靠市场和政府共同推动的模式。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投资机制和行为都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市场方面,突出表现为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土地、能源和其他紧缺资源、资金等难以通过市场价格变化反映其稀缺程度,这就助长了资源、资金需求的快速增长。政府方面,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介入过多,对一般经济建设活动参与过多;财税体制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促使地方政府热衷于建设项目、参与地方各类投资活动。

  “市场和政府两方面问题的结合,就形成了不计成本、不顾风险、不惜资源和环境代价的行政主导投资热,如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会非常严重。”张立群表示。

  市场政府双方投资机制都不完善

  我国经济的每一次起伏,都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密切相关。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为再度出现的“投资热”降温,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

  王元京认为,当前,必须坚决遏制投资过快增长。坚持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对投资过热的宏观调控,要多借助市场的“无形之手”。过去用行政办法调控投资并没有解决投资者的经营成本问题,因此只要利润存在,投资冲动就会存在,投资增幅就会越过合理的门槛。

  “对投资增长一方面需要关注短期内拉动其加快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稳定其增长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快体制机制的建设,注重从根本上消除投资过快增长的根源。”张立群说。(据新华社电)

  此次调控要多借助市场的“无形之手”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