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安浩德:中国建立单一金融监管机构为时尚早
[□本报记者 禹刚] 2006-06-29 00:00

 

  中国银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安浩德:

  中国建立单一金融监管机构为时尚早

  □本报记者 禹刚

  

  安浩德(Andrew Crockett)每年要来中国好几次,因为他目前是银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六位委员之一,该委员会关于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都要提交给政府高层。他在接受本报专访前,刚刚会见过黄菊副总理和央行行长周小川。

  安浩德目前是摩根大通国际总裁。此外,他还担任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算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周小川、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以及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等八名全球经济界巨擘。

  对于逐步走向改革纵深的中国金融业,安浩德不仅是资深的专家顾问,也是一名长期的观察家,他就中国金融业改革未来重点、混业经营背景下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构建、频频发生案件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股改和上市,以及面临全球化竞争的银行业公司治理和金融创新等问题,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上海证券报》:市场在关注着中国金融业开放进程,有人说金融开放今年以来遇到一些障碍,作为中国银行业长期观察家,您的看法是什么?金融业下一步改革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安浩德:任何一项事业演进都要强调总体发展趋势是积极。以银行为例,四大行股改逐渐推进,两家银行已经上市,股份制银行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我们都看到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但在转轨经济中,金融业面临的任务超过其他行业,随着经济进一步开放、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机制逐步灵活化,银行所面临着的风险管理将会变得更加的复杂。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其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要发展债市及金融衍生品的市场。

  《上海证券报》: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问题是各国决策者们所面临的难题之一,甚至会出现互相牵制的情况,请您谈一谈世界其它国家的经验。需不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或者委员会来协调各金融监管部门?

  安浩德:这确实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在这次银监会的国际咨询委员会上我们也花了一些时间来讨论。

  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监管机构当中一定要有协作机制,主要原因是:第一,惟有此才能够确保在整个金融业不同部门或不同产业中能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第二,金融机构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混业经营或是跨越行业界限的趋势,对协作机制的要求也逐渐增加。

  此外,从审慎监管原则出发,我们应该采取一种整体论的思路,金融业中的各个行业仍然有不同的监管机构的同时,我们认为要有一个监管者的联合体,而且要有一位领头的监管人员来负责协调。

  另一种思路则是,建立一个单一的一体化的监管机构,但是我们也认为是,如果中国现在要采纳一个用一套监管机构来监管整个金融行业的话为时过早,因为中国大部分的金融机构仍然是有着清晰的划分。

  《上海证券报》:今年底,中国银行将面临着全球同业竞争,同时很多银行在海外上市,所以他们也同时面临着全球投资者的监督,您对中国银行业面临全球化竞争的看法是什么?

  安浩德:我个人对于中资银行与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进行竞争的能力没有任何的担忧,因为中国的银行它们具有很多内在的优势,比如说中国的银行对于中国市场的把握和了解,它们本身巨大的规模,他们这种建设完备的分支机构和网点,以及他们高管层的这些优秀的人员。

  《上海证券报》:金融创新是中国银行业现在努力的方向,但中国很多金融基础设施并不完备,这两方面的矛盾如何解决?

  安浩德:加快建设资本市场,推出各种风险管理和对冲的工具,这是基本的建议。

  还有两个建议是:第一,中国的银行应该寻找和选择一些替代性的金融工具和手段来防范好处理好他们的风险;第二,在这个资本市场的相应的工具还没有发育完备的条件下,控制他们对于风险的偏好度,不要轻易去冒这些他们无法防范的风险。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