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伟 制图 |
|
相关信息显示,有A股市场“航母”之称的中国银行将在本周下水,由于其上市首日就会计入上证综指,因此,其未来走势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那么,中国银行上市对A股市场的影响有哪些? 长电效应还是中石化效应
大市值新股的上市究竟如何影响指数?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因为中国石化在2001年上市时,一步到位且缺乏精彩的成长故事,最终导致上证综指一口气从1900点跌至1514点。但G长电在2003年底上市时,由于有高成长的预期,股价高开高走,在短短的3个月内暴涨50%,最终推动上证综指从1300点一路涨升至1783点。
由此可见,中国银行对上证综指产生何种影响,关键在于中国银行是否具有高成长的预期,是否股价一步到位,其首日定位会否给日后的震荡盘升带来想象空间。据行业分析师的研究报告称,中国银行的合理定位在3.5元左右(巧合的是,中国银行H股股价也一直围绕3.5港元波动),因此,如果上市首日就定位在3.7元上方,上升空间有限,机构大面积战略建仓的积极性就不大,极有可能冲高走低,甚至不排除部分机构为了低位建仓的目的反手做空,从而使上证综指进入阶段性顶部。
反之,如果定位在3.4元下方,由于中国银行独特的战略地位(尤其是未来股指期货的战略性意义),极有可能成为战略资金的建仓对象,所以,极有可能像G长电一样缓步盘升。因为中国银行的A股筹码的战略意义,可以获得较H股20%以上的溢价空间,即其A股股价到4元也是在合理估值范围之内,如此就会带动整个银行股的走强,最终推动上证综指破千七、破千八。
期望值不可过高
但从目前盘面来看,前者出现的概率大增:
一是因为目前A股市场经过7个月的跋涉之后在技术上需要一个幅度较大的回调整理。而且从近期反弹的盘面中也可看出,多头积极做多的意愿并不强烈,既无表现突出的超级强势股,也无表现突出的超级强势板块,持续涨停板的个股寥若晨星,每一个交易日达到10%涨幅限制的个股难以突破20家,这就说明多头都在期望中国银行上市带来虚增指数的效应,达到减仓的目的。他们以前为了减仓需要拉抬指标股,现在他们只要坐等中国银行上市就可以达到拉高指数减仓的目的。
二是因为目前银行股缺乏可供想象的成长故事。如同中国石化在2001年上市时缺乏成长空间一样。G长电在2003年底上市时,由于承诺募集资金是购买三峡工程的水电机组,明显具有业绩增长的空间,恰巧当时电力紧张,如此就赋予了G长电的成长优势。反观中国银行,银行股固然有着长远的发展空间,但短期乏善可陈,反而因面临宏观调控而业绩增长放缓以及各大银行要融资的信息,封闭了中国银行股价的上升空间,因此,不排除中国银行的二级市场定位在3.8元左右,股价极有可能一步到位,从而使大盘难有大的作为,甚至不排除推动上证综指新一轮调整行情的到来。
放下包袱 轻装前进
因此,市场参与者不可将突破千七、千八的希望寄托于中国银行,因为即便突破,也只是一只个股所为。据行业分析师预测,如果中国银行定位在3.8元,沪市的市值将增长3.60%,上证综指因此而上涨55.12点。也就是说,突破千七、突破千八是瞬间的事,对市场参与者账户的市值并不会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因此,建议市场参与者还是放下中国银行这个“大包袱”,真正做到手中有股、心中无指数的境界,因为指数的高低固然可以在短期内给市场参与者带来乐观的心理预期,但手中的个股能否出现较大涨幅,关键还在于个股的基本面是否支持股价的上涨。否则指数上去了,个股的股价却下来了。与其过分关注中国银行的一举一动,还不如静下心来仔细研究那些基本面具有向上动力的优质个股,买入并持有,这可能是战胜指数、战胜市场的致胜法宝。(江苏天鼎 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