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热点加柴续薪:宝龙首拍亚洲当代艺术
[□孙国胜] 2006-07-03 00:00

 

  王广义的《CHANEL》
  邱志杰的《纹身Ⅱ》
  近几年来,由于中国和印度艺术市场的跳跃式发展带动了亚洲艺术市场的全面复苏,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艺术市场格局。在全球的目光纷纷投向亚洲的时候,亚洲当代艺术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异军突起,在西方世界刮起一阵东方艺术风潮。6月20日英国老牌拍卖公司宝龙(Bonhams)拍卖行也首次进行了亚洲当代艺术专场的拍卖,将这股风潮延续至2006年的后半年。

  2006年6月20日,在纽约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举办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专场成功后,宝龙拍卖公司推出了自己的首场亚洲当代艺术专拍。宝龙拍卖行成立于1793年,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艺术品及古董拍卖行之一。在全球20多个国家都设有拍卖业务网络。此次专场仍以中国艺术家作品为主,规模不是很大,共有170余件艺术作品参拍,但是涵盖了王广义、邱志杰、隋建国、曾浩、叶永青、张洹,日本艺术家Yayoi Kusuma(b.1929),及韩国的艺术名家。

  此次宝龙在伦敦新邦德大街举行的这场拍卖会,吸引了来自美国、欧洲、韩国、日本及中国的竞拍者150余位。从成交结果来看,全场170件作品共成交53件,拍出高价的作品不多。全场成交的最高价是日本艺术家Yayoi Kusuma的作品《Accreations I overall》以218,400英镑成交,王广义《CHANEL》以100,800英镑成交,为全场第二高价。其余没有成交价超过10万英镑的作品。另外邱志杰及曾浩的几件作品也拍出了3至5万英镑的价格。虽然成交情况不是很理想,但是号称全球第三大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宝龙能首次拍卖亚洲当代艺术,还是显示了亚洲当代艺术与其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艺术市场中的活力。

  宝龙公司主管当代艺术的霍华德·鲁特克斯奇说:“亚洲当代艺术在伦敦的成功拍卖,使其突破了边缘化状态。”如今许多亚洲的艺术家在创作手法上都接纳了西方当代艺术语言,使得他们的作品在认知度上在世界范围内大大提高。今年3月底苏富比首次开设亚洲艺术专场,作为全球拍卖业的旗舰,它的这一举动无疑带有风向标的作用。在其取得巨大成功后,5月底香港佳士得春拍又推出“20世纪中国艺术”和“亚洲当代艺术”两个专场,两专场成交率都达到了90%以上;时隔不到一个月,宝龙的这次拍卖将往这把火里加柴续薪,而且苏富比也定于今年9月份再拍亚洲东方当代艺术,使得整个2006年成为“亚洲当代艺术年”。

  苏富比、佳士得、宝龙等世界拍卖巨头纷纷调整业务结构,加大重视亚洲当代艺术,这是市场的一个讯号,相信这股亚洲艺术热并非昙花一现。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