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
继拍卖市场天价迭现、金潮汹涌的火爆之后,一级市场的画廊业也迎来了它的爆发时间。随着世界各地的多家指标性画廊的进驻,尤其是画廊聚居群落的蜂起,北京画廊业进入了别样的“高烧期”。本月18日在北京南郊一个叫观音堂的村落里号称“中国画廊第一街”的观音堂文化大道的开街,则着实又为此添了一把火。然而在全民欢庆的“庙会”式开街仪式的热烈之后,面对画廊街服务机构建筑上闪闪发光的“宝地”两个大字,却不能不让人冷静下来进行反思:这个“第一街”是北京画廊产业发展水到渠成的产物还是仅仅是市场热火的“热伤风”?
首先从时间上来讲,所谓的“第一街”有些难符其实:上海莫干山路的苏州河艺术区和北京的798艺术区,甚至酒厂艺术区和草场地艺术东区都是早于它的艺术区,只不过不以“街”称而已。如果不是要咬文嚼字,那这点上观音堂应该没什么特殊的地方。
若从建筑设计和布局来谈“第一”,观音堂也没有彰显出优势。798、苏州河都是利用旧工厂和仓库,原有设计具有典型的工业化风格,其上又承载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变迁的底蕴,改装后接近画廊建筑中国际主流的极简风格。这个对海外藏家而言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对于国内收藏群体也蛮有号召力。观音堂画廊街则是沿街而建,一字排开,颇有些路边店的气质。建筑空间设计也并不是很适宜画廊的特点。先前打算入驻的环碧堂画廊最终还是悄然退出,想必与其期许难以在此实现有关。
如果这“第一”指的是在业界的分量,观音堂恐怕还需要假以时日。苏州河、798等艺术区都是先有艺术家工作室的进驻和画室开放,而后画廊因为要接近艺术家资源以便于自身对艺术脉动敏锐性的把握才接着跟进,最后才是旅行、运输等开发的进入。收藏家因为可以在单位面积的区域中了解到更丰富的艺术资讯,选择更开阔的视野,并且也可以减少时间和金钱的消耗支出,所以他们也会关注这种艺术群落。这样的结果就导致这些艺术区的自发形成,具有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而观音堂画廊街却是主观打造的区域,好像武术里的“旱地拔葱”。这种从无中生有的创造力让人欣赏,但缺少底气积蓄,恐怕一段时间内难以形成一定气候。
事实上,当我们再大谈拍卖市场中的泡沫与炒作的时候,也要同时警惕画廊一级市场的泡沫。就观音堂画廊街本身来说,存在着不少行业标准问题:一是在入驻画廊的准入门槛上缺失标准。亚洲艺术中心、翰墨画廊、可创铭佳艺苑等资深专业画廊和一些藏家展卖式的零经验画廊杂处一堂,作品层次复杂,门类繁复,有些超市气息。这有可能导致画廊街作为一个整体在经营风格和品牌形象的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混乱、尴尬,最终是总体风格的模糊、混乱,沦为艺术大排档。二是24小时营业这个概念有些让人惊奇,艺术品消费好像还没到半夜排队买画的热度。三是虽然有林松等个别人出具真品销售保证和官方管理部门的象征性承诺,但并没有一个可操作性的惩罚约束机制,因而很难保证这个主观打造的画廊街作为整体的信誉度的维持,而这对一个主观打造的新艺术区而言是很重要的。在大多数的中国画廊朝着更加国际化、更加专业化的标准迈进的时候,画廊街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当然,观音堂毕竟是地方政府支持的文化产业,在原来古玩交易市场的规划设置背景下,画廊街目前在参与城市规划、艺术进村服务民众(免费向市民开放参观)和集体造势方面毕竟还是取得了成绩,相信政府也会在交通建设和环境改造方面继续支持他们。
目前北京区域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文化的影响力的拓展,申奥成功带来的国际化形象的抬升,这些结合中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一起为北京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上扬的有利空间,也提升了业界人士对艺术市场的信心。这也是近来画廊“疯”起的原因。但在这种集体亢奋的态势下也需要换位做点“冷思考”,观音堂画廊街有些像市场“高烧”后的“热伤风”的感觉,其今后的良性发展需要在品牌形象运营和推广方面,在艺术资源和藏家群体的吸引、开发方面,在信誉树立和相关服务方面以及和主流媒体和大型艺术机构的合作方面做出理智的、可操作性的规划,并以此为框架执行、实施,而不是只靠原来画廊客户和品牌形象的简单移植、叠加,况且扎堆、结势也并不就是万能灵药。关于这个“第一街”的前景,我们只有祝愿:相信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