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产品或成外资银行入华“利刃”
[□本报记者 夏峰] 2006-07-03 00:00

 

  □本报记者 夏峰

  

  结构性产品或将成为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内地市场的一把“利刃”。记者日前从在沪举行的2006结构性产品论坛上了解到,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正准备在内地结构性产品市场上大展拳脚。

  花旗集团股票结构性产品大中华部董事总经理王慧铃认为,中国内地的结构性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王慧铃表示,目前内地的结构性产品基本是挂钩单一标的物,而多标的物联动产品将是未来发展趋势,如一个产品同时挂钩股票、债券 、货币以及大宗商品等。

  “多标的物结构性产品给散户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以较少的资金来投资更多的品种,从而起到分散投资、分散风险的作用。”她说。

  作为另一家财富管理“大鳄”,瑞银集团有关人士向记者强调了结构性产品对于单个金融机构的意义:重要的非利息收入来源以及提升自身综合市场竞争力。

  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非利息收入一般占其总收入的40%~50%,而亚太地区只有10%~15%,中国部分内地商业银行则是更低。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结构性产品的开发及营销明显还是个“软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四大国有银行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银行一般只能推出属于低层次的结构性产品。“中资银行从外资银行批发结构性产品再零售给客户,就是自身实力不足的无奈表现。”

  据介绍,开发结构性产品需要强大的技术后台,同时在风险控制方面也有极高的要求。“外资金融巨头拥有的丰富经验、技术后台以及全球网络,成为中资银行暂时无法在结构性产品方面与之匹敌的主要因素。”上述人士表示。

  目前,拥有内地结构性产品牌照的外资银行还不多,仅花旗、汇丰、荷银等少数几家。随着QDII启动在即以及我国将于今年底全面开放金融业,可以预计,届时在结构性产品上的搏杀将更加激烈。

  所谓结构性产品,是一种根据需要定制的金融投资,由债券、股票组合等金融资产与期权、互换交易等衍生票据构成,而且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一系列保护,包括票据到期时的资本保证、货币对冲和最低业绩保证等。目前,作为结构性产品的“新兴市场”,亚洲成为了全球财富管理巨头们竞相争夺的对象。

  ■资料链接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