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道 经济并未总体过热 宏观调控仍需点刹
陈东琪(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今年一季度GDP增长百分之十点三,确实高于改革以来的长期平均值。但近期经济快速增长的持久性比较好,依然延续稳中求进的势头,没有偏离“平稳较快”的增长轨道。有的市场的泡沫非常明显,出现本轮经济周期以来的二次“局部性过热苗头”,但总供求基本平衡格局并未打破,没有明显的总供求失衡。近期国民经济运行中虽然出现 了一些局部性的矛盾和问题,有的生产领域发展速度偏快,但国民经济在总体上并未出现过热。无论从短期总量平衡的要求看,还是短期可持续增长的需要看,实施全面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促使经济很快“硬着陆”,是不可取的。
贸易不平衡无法简单用调整汇率解决
吴晓灵(人民银行副行长):解决对美贸易顺差问题,需要美国和亚洲国家的共同努力。这种贸易不平衡无法简单用汇率水平的调整来解决,应该主要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来解决。亚洲国家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这既是亚洲国家为了应对流动性危机的需要,也是由于危机到来时国际援助不及时而被迫采取的防御政策。国际上应逐步改变国际贸易、结算和储备资产过度依赖一国主权货币的情况。
房价问题更多是统一地价问题
许善达(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房价问题更多是统一地价的问题,地价在房价中是有很大问题,导致地价上升推高房价。房价问题更多是统一地价的问题,地价影响占很重要的地位,如何控制地价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地价的上升说明政府的财政政策有问题,现在基本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是分税安排,地方负担很多支出的义务,收入来源相对匮乏,于是土地的拍卖就变成地方政府投机财政来源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在有限的供给面前,地价一定是会往上涨的,地方政府的动力是推动地价提高。
促进经济增长 公共财政应弥补市场缺陷
楼继伟(财政部副部长): 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供给方的四个要素,即劳动力、资本、科技创新、环境与资源。在尊重市场作用的前提下,公共财政在这四大供给要素的培育过程中,应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弥补市场缺陷和不足,将那些公共性强或外溢效应明显的领域和环节作为着力点。
(雨人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