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国际董事长贺恭访谈录 首开国内IPO询价先河,华电国际从海外到本土资本市场毅然挺起了大盘蓝筹的脊梁。在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今天,华电国际的股改方案于万众瞩目中已然跃出水面:股改对价最终敲定在“10送3”。
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华电国际董事长贺恭看来,此次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送股,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对于中小股东积极回馈的一片拳拳之心,预示着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将更加紧密地与中小股东的利益相结合,更深层次地引导华电国际进行结构性调整,促使集团公司的管理层更热忱地为上市公司服务,从而为华电国际的百年大计做好铺垫。
在华电国际推进股改的关键时刻,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华电国际的“掌舵人”贺恭接受了本报的专访,与笔者进行了深入、理性而开放的交流。贺恭先生是中国电力系统的一位资深领导人,以其四十载的辛勤实践亲身推动并见证了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壮大的风云变幻。谈起华电国际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他如数家珍,思路清晰,一气呵成。其言词神情间流露的那份坚定、自信、睿智与卓识,令人折服。此刻,他期待着能再次引领华电国际树起历史的功碑。
顺时应势 科学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确定的年均增长7.5%的目标,为电力需求稳步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电国际正面临着电力工业调整结构、更新换代的大好机遇。
●华电国际旗下的发电资产主要分布在我国经济实力强、电力需求旺盛的区域或重要的能源发展基地,战略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笔者:据有关权威部门预测,2005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约280小时,约为5130小时。电力供需形势的缓和对发电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您有什么样的看法?在此情况下,华电国际的下一步发展思路是什么?
贺恭:近年来电力行业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以来,受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和高耗能产业投资大幅增长的拉动,我国电力需求迅速增长,电力行业发展势头迅猛。2003年装机容量达到3.9亿千瓦,全国累计发电量19,052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1.43%和14.88%;2004年全国装机容量增至4.4亿千瓦,累计发电量21,870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4.79%,但与此同时,2004年全国却经历了最为严重的电荒,高峰期全国装机容量缺口高达3500万千瓦。2005年全国装机容量达到5.08亿千瓦,发电量达到2.41万亿千瓦时,增长速度在15.7%和13.3%左右,全国电力供需矛盾得到了初步的缓解,但从入夏以来的负荷情况看,仍有部分地区供应有缺口。
今年二季度以来,发电设备和发电设备安装工程进入历史上的交货、验收高峰期,相应地发电装机也将进入一个投产高峰期,电力供需矛盾将会得到有效缓解。估计和前两年相比,未来机组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应该会有所下降。但中国的电力发展,从长期看供应不会明显过剩。近期的机组利用小时数下降只是对前期火电机组超负荷运行的修正。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确定的年均增长7.5%的目标,为电力需求稳步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电力需求结构方面,目前中国已进入以重化工为主导的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尤其是基础原材料等高能耗行业增长迅速,使电力资源的承受力相对下降。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逐步确立,国际资本和产业明显地向中国内地转移,外资企业在华投资迅速增长,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城镇化速度加快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也是影响电力需求的新变数。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公共设施、汽车、住宅、家电等消费需求将明显加快,使得人均消费能源、电力发展水平会迅速提高。这一点从最近的数字可以看出端倪,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的用电量为6249.87亿度,同比增速为11.81%,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我们看到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速分别为12.30%和14.63%,高于全社会用电增速水平,也高于第二产业11.31%的增速水平。可以预见未来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用电的高速增长会大大打开电力需求的空间。
对于未来我国用电需求较权威的预测是,到2010年我国需要发电装机7.5至8亿千瓦。很明显,目前的装机容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所以说电力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完全属于朝阳产业。华电国际之所以大力建设新电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电力工业和别的生产性行业不同,电力不能储存备用,电力需求又有波峰和波谷存在,比如今年进入夏季以后在用电高峰期一些地方还是出现了拉闸限电的迹象,所以在容量设计上必须有合理的规划。通常情况下专家建议电力机组的平均利用小时在4500小时到5000小时才是合理标准,但华电的很多机组平均利用小时都在6000小时至7000小时左右,这种长期超负荷的运营将很难保证安全生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足够电力容量的存储和备用,而电力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般来说,火电需要2至3年的周期,水电、核电则更长一些。所以我们现在兴建大型机组也是为今后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需要做准备。
下转A9版
■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