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资金锁定 市场风平浪静
[□本报记者 丰和] 2006-07-06 00:00

 

  昨天短期债券的走俏表明机构对债市的未来仍缺乏信心 本报记者 史丽摄
  □本报记者 丰和

  

  昨天,约1500亿元银行体系资金转变成为新增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入了央行账户之下。然而,无论是银行间回购市场还是债券市场,却丝毫没有感受到这千亿资金撤离后所引起的冲击。

  资金面依然宽松

  巨额资金的划转却没有造成市场资金的紧张。

  昨天上午,银行间回购市场资金充沛。“不止是7天以下的短期资金,连一个月以上的长期资金也有不少机构愿意投放。”一家商业银行交易员告诉记者,回购资金的投放期限从1天一直排到3个月,市场资金显然相当充足。至收盘,银行间回购市场的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下降了7.28个基点,降至1.8524%。其中,7天回购的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下降了2.93个基点,收于2.066%。

  在现券市场方面,由于机构的买入量加大,期限在一年左右的央行票据的成交收益率降至2.65%附近,比周二的发行收益率低约2个基点。

  在各类机构投资者当中,全国性商业银行和货币基金是当天主要的买入方。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性商业银行当日的净买入债券量达到了22亿元。而以基金、券商为主的其他金融机构的净买入债券量达到了27亿元。

  投资期限短期化

  然而在现券交投活跃的背后,仍然传递出机构对市场长期走势并不乐观的预期。

  从成交的品种期限上看,当天一年以下品种的交易量最大,并且相当一部分集中在一个月附近的超短期债券品种。与此相对比,5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尤其是10年期以上的企业债券却乏人问津。

  昨天现券市场交易活跃的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已经水落石出,导致之前机构因担心流动性而预留的一部分资金被动进场建仓。而目前一个月短期央票和融资券收益率分别达到了2.2%和2.65%,符合货币基金等机构流动性管理的要求。因此,昨天现券市场的活跃很可能是一个短期的现象。

  业内人士认为, 短期债券的走俏进一步表明机构投资者对债市的未来缺乏信心。这种忧虑则恰恰在于,本次准备金率上调后并没有起到紧缩市场资金面的作用。因此,市场预期后续紧缩货币政策很可能出台,使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继续保持观望姿态。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