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市场中要找一个行情从前股改转入后股改的标志,那一定是中国银行的发行与上市。如果一定要把这个标志刻画在大盘指数上,那就是1700点。预计,在中国银行和中国石化等权重股的稳定和润滑之下,后期行情的最大特征将可能是,大盘走势稳定厚实但不够激越;个股行情涨跌分化使局部性机会增多。而这种局部性机会主要产生在半年报行情中的个股机会与估值标准的改变赐予行情新的机会。 □阿琪
如果在市场中要找一个行 情从前股改转入后股改的标志,那一定是中国银行的发行与上市。如果在股市中要找一个从股权分置时代转向准全流通时代的标志,那也一定是中国银行的发行与上市。如果从市场发展角度,要找到一个我国股市迈入大蓝筹时代的标志,那更是中国银行的发行与上市。
如果一定要把这个标志刻画在大盘指数上,那就是1700点。既然1700点承载了这么多市场发展与转化的内涵,人们一定会理解为什么自5月中旬以来行情在1700点附近反复震荡。既然1700点成为了市场发展与转换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后期行情在1700点上下还将有反复拉锯的过程。
中国银行的平稳上市,使行情在1700点附近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中国银行股价目前居于非常合理的价值区内,且目前流通股还处于较为分散的阶段,结合其庞大的身躯,注定着在较长时间内中国银行很难走出“大象跳舞”的行情。如此,中国银行上市之后将成为行情一个重要的稳定因子,而非大涨或者大跌的刺激因素。
行情的另一个稳定因子是中国石化,因为这个股权分置时代的第一大权重股尚未股改,且目前仍有较为显著的估值空间。在中国银行和中国石化这第一和第二大权重股的稳定和润滑之下,后期行情的最大特征将可能是:大盘走势稳定厚实但不够激越;个股行情涨跌分化,局部性机会增多。
后期行情的局部性机会主要产生在以下两个方面。
半年报行情中的个股机会将明显增多
股改使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利益驱动机制发生了改变,不再对股市行情袖手旁观。利益驱动机制的改变,股改方案中的承诺等,使许多上市公司对自身的股价与行情有了短、中、长期的筹划。例如,在若干年内,通过持续的股本扩张来不断地摊低股价,使现在10元的股价在若干年后被摊低到2元的价格,如此这样,在若干年后即使非流通股流通,市场也不会产生巨大的恐惧。再如,通过内部机制的改变,或者是新的优质资产输入等来不断地提升公司的业绩水平,促使股价不断走高,使公司从一家绩平股逐渐脱胎为绩优成长股,一方面能兑现股改方案中的承诺,另一方面在逐渐被市场认可中化解了全流通的市场压力。因此,从今年半年报开始,有许多公司业绩变化将可能是出乎投资者意料的,有许多公司的分配方案将可能会使投资者“大呼过瘾”的。总之,从今年中报行情开始,人们“传说中的黑马股”将是层出不穷的。
估值标准的改变赐予行情新机会
同样的股票,在熊市行情中与牛市行情中的估值标准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在去年这个时候,人们给予石油化工股的估值标准是10倍市盈率,而现在人们给予同类股票的估值市盈率是15-20倍。同样的股票,在其不同行业景气周期中的估值标准也是不同的。例如,汽车股在2004年的景气时期,人们给予它的估值市盈率可以达到25倍,而现在只有15倍左右。同样的股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估值标准也将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例如,工程机械股以往的估值标准只在10-15倍左右,但现在有了“装备制造”新认识后,人们给予的估值标准迅速提升到了20-25倍。相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估值标准的变化赐予行情的动力将更加激越。因为,公司业绩要增长50%或100%是非常艰难的,且也非常缓慢的,是以年或半年时间单位为计的。而估值标准从12倍市盈率变化为25倍市盈率,意味着相应股票的股价将要翻番,并且,人们认识的变化往往是以天为计的。
以估值标准变化的视角来看,行情具有因估值标准变化而变化的潜力,一是对能源替代产业股的价值再发现。例如,煤化工产品与油化工产品之间存在替代性,比如煤制油、焦炭联产甲醇、焦碳联产二甲醚与烯烃等。油价的上涨也定然会促使煤化工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煤化工行业盈利水平也将因此而大幅增加。同时,在高油价时代,人们如果对此产生了替代能源或者新能源的认识,估值标准的变化将会促使股价出现显著的涨升。目前,G山焦、G煤气化、G泸天化、G云天化、G恒升、G三维这6只绩优煤化工股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5倍,2006年预估业绩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1倍,如果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估值标准从11-15倍被提升到20-25倍,则预示着该类股票有着70%以上的涨升空间,市场新的热点也将会就此形成。二是对军工、核电、风电、工程机械、铁路设备、能源运输、大型农业机械、智能化机械、通信设备等装备股的深入挖掘。三是定向增发中的优质资产注入,以及整体上市中的股票置换。
下半年行情中最大的风险,是来自于绩差股完成股改后的价值回归。一批得不到重组机会,或者没有重组价值的绩差股与亏损股,在完成股改之后,在未来全流通价格的牵引之下,仍将会产生台阶式,甚至于瀑布式的下跌。因为,在进入全流通时代后的市场化原则下,各种市场资源只会向优势企业集中,再也不会像计划经济那样向劣质企业分流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