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货币政策体系 嬗变的历史脉络
[□张智慧] 2006-07-07 00:00

 

  《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选择》

  郭田勇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4月出版

  ———评《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选择》

  □张智慧

  

  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至少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和传导机制三大部分,同时货币政策目标的研究中一般要将其分解为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两个问题来分别研究,而且货币政策体系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中的总体定位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我国中央银行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针对各个时期的经济金融状况,灵活采用各种调控手段,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并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货币政策体系。可以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体系的形成既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更是在改革中历次熨平经济波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经验总结。在当前宏观背景下,中国经济中的货币政策又呈现出一定的双轨特征,即为满足不同的货币目标而形成不同的操作特征,主要表现为信贷市场上抑制投资增速和货币市场上缓解投机压力这一不同货币目标带来货币政策的双轨性。

  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的发展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艰巨而又复杂的过程。郭田勇博士的新著《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选择》对我国货币政策体系发展嬗变的这一历史脉络作了一番准确而又清晰的梳理,并深入分析与探讨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体系中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改革发展路径。

  针对货币政策体系的内容构成,作者在书中分为五个部分来研究中国货币政策体系,即: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内涵研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走向间接化的货币政策工具改革、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重塑与改造、新经济环境中的货币政策定位。应当说,作者的这一框架设计很合理,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在具体的阐述过程中,作者综合运用了中外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统计计量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在许多理论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体现了作者较高的学术水准。

  此类理论著作通常读者面都比较窄。本书能够用平实的语言和恰当的类比将一些复杂的道理阐释清楚,且叙述流畅,大部分内容均采用数据分析、实证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研究过程层层递进,论证注重深入浅出。看起来作者提笔时对本书能获得较为宽阔的读者面有相当的期待。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