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禹刚
一年多的时间里,资产证券化成为中国金融创新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但由于目前的分业监管格局以及创新产品缺乏统一的财税要求,这个市场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表示,这种泛资产证券化产品亟待整合为统一的产品种类,以便发挥出市场潜能。
截至今年5 月底,市场上共出现了两个传统资产证券化产品、五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产品和数百个债性集合资金信托产品,虽然二级市场仍然踯 躅不前,但是一级市场却表现出对泛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喜爱。
这些产品的结构和法律基础各不相同,但都具有资产支持和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一些特征。不过惠誉北京结构融资评级部联席董事周捷指出,尽管投资者认为中国是亚洲地区潜力最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但多个机构同时监管“给市场的发展投下了阴影”。
惠誉所说的“泛资产证券化产品”是指在不同机构监管之下中国资本市上出现的所有新型创造性资产证券化产品。其中包括传统资产证券化产品,如开元2005-1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和建元2005-1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项目,这两个产品很可能成为今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主流。
但是,这种产品要求以银行资产作为支持,惠誉表示,鉴于商业银行短期内缺乏发起这种产品的经济动机,而且该产品的发行审批时间较长,在未来两至三年内中国不太可能有大量的传统资产证券化产品问世,而这类产品主要是央行和银监会在推动。
此外,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为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融资方式,但这种产品的税务和会计处理问题尚不明朗,而且该产品要求提供担保,这些问题将成为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证监会是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产品的唯一监管机构,它目前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促进这个市场的完全开放和更多产品的发行。另外,还有债性集合资金信托产品,这些产品通常以房产、基础设施或不良贷款为支持。惠誉认为,由于监管机构对投资者人数的限制和该产品的私募特性,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在过去四年中的发展差强人意。
周捷指出,不同的监管体系将影响资产证券化市场,并降低产品的流动性,虽然监管部门之间通过更多协调是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短期内这还不太可能成为现实。他认为市场上最终会出现统一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它们将具有充足的灵活性,能够涵盖所有资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