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花旗银行完成了其新产品“结构性投资账户”在北京、上海等中国大城市的销售。来自花旗中国地区总部的消息显示,销售结果“令人满意”。 这个“结构性投资账户”与日经225指数(“NKY”)、韩国KOSPI指数200(“KOSPI2”)及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XIN01”)的表现挂钩。“提供参与亚洲三大经济体发展的机会”,成为这个产品最大的卖点,并因此吸引了许多中国投资者。
实际上,这只是 花旗针对中国个人理财市场推出的系列产品和服务之一。在此之前,这个国际金融巨头已经在华涉足普通储蓄/支票账户、外币协议储蓄、优利账户、贷款和保险等多个个人金融服务领域。
在花旗银行中国零售银行主管石安楠看来,与国外发达市场相比,中国内地的理财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外币理财更是处于“起步阶段”。但与此同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巨额的居民储蓄和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等等因素,都让他对中国个人理财市场作出了乐观的判断。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内地投资者的个人财富日渐增长,视野变得更全球化,投资理念更趋成熟,中国内地的理财市场将在未来几年中实现快速发展。”石安楠说。
或许是基于相同的理由,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推出了挂钩股票指数、商品指数、债券等多种海外金融产品的外币理财产品。国际金融巨头们期待着在中国个人理财市场竞争尚未进入白热化时,能多分得一杯羹。
前不久,银监会批准6家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为境内居民用人民币参与国际市场投资、分享国际经济增长收益提供了机会。而首批获批的银行中,就包括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的内地分行。
代客境外理财大门初启,意味着中国个人理财市场将开始新一轮的竞争。而国际金融巨头们,无疑是竞争队伍中的“强手”。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