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盘海外兜售亮起红灯
[□本报记者 于兵兵] 2006-07-18 00:00

 

  未在内地设立分支的境外机构及不在内地工作学习的境外个人将不得购买境内商品房

  □本报记者 于兵兵

  

  一个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高档住宅楼盘正在新加坡、中国港澳地区热火朝天地兜售中。令开发商没有想到的是,一份在中国内地已经酝酿成熟且极有可能近期出台的文件,将其销售计划完全打乱。

  该文件全名《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由多部委联合签发,且已经送至相关市场主体征询意见。其中一条规定是 :没有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境外机构,没有在境内工作、学习的境外个人,不得购买商品房。已经设立分支机构的境外机构,或在境内工作学习的个人,只允许购买自住型商品房。同时实行实名制,个人和机构需要持有相关证明,以限制一人多套购房。

  “这标志着类似于我们这样的全球兜售的卖房方式将受到不小的阻力,因为很少碰巧有要买到上海来自住的国外个人客户。”这家开发商的销售经理表示,一般在境外参加类似房展,并有意购房的外籍人士多是不在境内工作、学习,且没有自住需求的。他们买房的绝大多数目的是投资房产,以待升值获利。

  “一旦限制外资炒房的政策开始执行,这类依赖海外销售的物业将出现明显的销售进度放缓,目前已经显露了这种前期趋势。”市场人士预测。而此前,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置业的外籍人士在外资购房中的比例正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

  据了解,从2001年开始,房产不断升值的上海楼市就开始出现了海外卖房的销售方式。一些代理机构专门在境外成立常驻机构,负责将境内楼盘引荐到世界各地。兜售足迹遍及香港、日本、新加破,甚至德国等欧洲国家。另一些打着国外房地产行业协会名义的机构也在担任全球叫卖的工作,将国内的楼盘高调介绍至海外。

  易居中国研究院的专家介绍,由于目前全球的流动性资本膨胀,大量资金寻找投资出口,升值性较高的国内物业成为很多投资者追捧的对象。大机构买整栋物业,个人投资者买单套物业,各类资金都希望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升值中分得一杯羹。

  也许,这种分羹的局面很快就会完结,投资人显然已经提前看清局势。据中介人士的介绍,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外资的投资楼市脚步已经放缓,和国内的居民一样,大家都会进入持币观望阶段。花旗银行一位研究人士更预言,在“外资炒房受限”的影响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回调,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价格。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