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加工费底线 八大铜企部分限产
[□本报记者 徐虞利] 2006-07-21 00:00

 

  □本报记者 徐虞利

  

  “限产不是说说而已,国内八大铜企已有三四家在本月开始逐步调整生产节奏,限制产量了。”昨日,CSPT(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组长、铜陵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告诉记者。上月,CSPT成员八大铜冶炼企业对国外供应方提出要求,表示现货进口铜精矿加工费(TC/RC)底线要在100美元(每吨,下同)/10美分(每磅,下同),否则八大企业将主动减产10%。

  限产效应估计一个月后 显现

  CSPT现有八家成员企业,包括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等。2005年CSPT成员企业电解铜产量169.7万吨,占当年全国电解铜总产量的66.7%,进口铜精矿314万吨,占当年全国总进口量的77.5%。

  杨军并未透露开始限产企业的具体名单,但从此前八大铜企限产的决心看出,限产措施将很快在八大铜企中全面实施,目前企业正在根据国内对铜精矿进口量的减少逐步调整。

  八大铜企对原来固守的加工费底线也没有任何变化,现在仍执行这一价位。杨军表示,限产才刚刚开始,对加工费市场的影响还不明显,估计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发生实质效应。

  加工费与铜价倒挂

  今年国际铜价从年初的4400美元/吨翻跟斗一般,几次突破8000美元/吨,并维持在高位运行。与铜价上涨相反,加工费却在下降,国外一些铜精矿供货商有意打压加工费,目的是进一步大幅度压低现货加工费,牟取暴利。

  据了解,加工费是铜精矿供货商向冶炼厂支付的费用,是冶炼厂利润的主要来源,铜精矿的价格就是国际铜价减去加工费,因此加工费降低就意味着铜精矿价格上升,冶炼厂成本增加。但由于我国不具有原料优势,整体自给率较低,2/3铜精矿要依赖进口。和来料加工相比,在买断方式下,企业还需要承担购入铜精矿和卖出精铜这段时间铜价变动的风险。

  据了解,目前国内铜冶炼厂盈亏平衡点加工费在90美元/9.0美分以上。若以现在国外供货商加工费60美元/6.0美分的报价,冶炼厂每生产一吨电解铜就要亏损2000元以上。

  海关数据也显示,今年头五个月,中国精铜的进口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8.8%,这主要是随着国内自产矿的增加,进口数量肯定将低于去年。

  上市公司影响几何

  八大铜企有G江铜、G云铜、G铜都三家上市公司,拥有矿山的只有G江铜、G铜都两家,原料自给率最高的是G江铜为45%,G铜都为20%。此外G云铜拟通过定向增发拥有铜矿。

  有分析师表示,G江铜由于原料自给率高,盈利受限产影响较小,但其在铜价上涨中将获益匪浅,一旦限产成功使加工费上调,则对于G云铜和G铜都这两家铜精矿来源主要靠外购的企业受益更多。

  比如G江铜2005年加工阴极铜11万吨,平均加工费为2515元/吨,如果粗铜加工费降低到60美元/吨,G江铜的加工费将降低到约1540元/吨,将减少收入和利润1.07亿元左右。

  而G云铜则有30万吨产量中大部分为买断加工,其盈利对加工费的变动更加敏感。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限产效应预期实现将对铜企的业绩会有更好的刺激,但仍有不确定因素需要克服。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